从2012年一件拍品的象征性拍卖,到去年
“北京艺术周”系列拍卖活动,今年的苏富比拍卖终于正式使用了“春拍”这个名字。对于中国市场,苏富比是又爱又恨。
爱的是中国艺术市场的巨大容量与上升空间,20年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艺术市场,且仍有丰富的未开发的藏家资源。中国也是苏富比的第三大营收来源,2013年贡献了超过1.5亿美元的营收,仅次于美国的3.5亿美元以及英国的2.3亿美元。恨,则是因为苏富比的坎坷与曲折,以及来自老对手佳士得和国内新对手的竞争与赶超。
同样成立于英国的苏富比(现总部在纽约)和佳士得于1994年同时进入中国,
在上海成立办事处,随后,佳士得率先在1996年进入北京,而苏富比直到2007年才来到北京。在中国,苏富比的步伐似乎总比佳士得稍晚一步,后者已于
2013年正式在中国取得国外独资拍卖行的拍卖执照,但苏富比,在中国,甚至还不完全或者不能合法地拥有“苏富比”这个名字。
2008年以
前,苏富比注册的官方名称为“索思比”或“索斯比”,于是,有家“四川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就捡漏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下称商
评委)核准了四川苏富比的“蘇富比”商标权证,有效期为2006年06月28日至2016年06月27日。很快,苏富比将商评委和四川苏富比告上法院,最
终胜诉,法院裁定四川苏富比的商标注册应不予核准。苏富比说,这是它们的最终胜利,但商评委却没有任何回应。
拍卖业属于非常依赖行政审批的行业,包括国务院商务部、地方工商部门、公安机关等。其中,工商局负责拍卖公司的申请登记与营业执照发放,在商标问题上,苏富比已与工商部门撕破脸。
在佳士得成功获得独资执照前,两个国际拍卖寡头都采用了曲线进入中国的方式。佳
士得2005年便把商标授权给同年成立的北京永乐拍卖公司,拍品包括文物,打着擦边球经营了8年。2013年4月,佳士得宣布获得独资执照,2周后,佳士得的大股东皮诺家族宣布“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它们正是2009年挑动国人神经的那对兽首,当时由佳士得在巴黎拍出。
目
前,苏富比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运营依托于北京歌华集团旗下子公司歌华美术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苏富比(北京)拍卖有限公司”。歌华是一家在北京拥有大量文化
资源的国企,而苏富比是一个在纽交所上市的跨国企业,体制和背景上有着巨大的差异,两者的结合只是权宜之计,并不稳定。苏富比的目标是寻求独立,在年报中
提及解散该合资公司的可能性,但处于一个进入和退出都受到严格审批的行业,苏富比显得很无奈:股权变动、终止合约、行使卖出期权、关闭公司等都要经过中国
政府的批准,苏富比运营该公司的能力或许会受到中国政府约束或者其他无法预见的情况。
苏富比也希望像佳士得一样获得外资独资拍卖执照,并正在就执照“与中国政府谈判”,旨在建立一个独资的中国分支机构,但前景并不乐观。苏富比在2013年年报中直截了当地指出,“这一谈判可能不会成功”,苏富比的许多中国市场策略也因此受到延迟或者约束,无法实施。
在中国的运营以及政府公关上,苏富比远远落后于佳士得。在总体经营上也遭到了其最大股东“第三点”对冲基金公司经理丹尼尔。勒布的质疑,他将苏富比比作“旧时的经典画作,但亟待修复”。如何修补与中国政府的关系,是苏富比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毕竟这里将是它们最大的业务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