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后基金经理雄霸天下多年后,80后基金经理终于成功上位。
《金证券》记者统计了解到,在今年上半年的股票型基金业绩排名中,80后基金经理成功逆袭,完胜70后老基金经理。基金业人士表示,相较70后,有活力的80后基金经理更受青睐。
股基前三掌舵人两名是80后
《金证券》记者了解到,股基前三名中两名是80后基金经理。今年一季度,公募行业最耀眼的明星基金经理是1971年出生的兴全轻资产基金经理陈扬帆。而1984年出生的任泽松虽然在名次上距离陈扬帆不远,收益率上却落后很长一段距离。
到了二季度末,形势逆转,任泽松获得了39.42%的回报,拉开陈扬帆15个百分点。
居股基第三名的工银瑞信信息产业基金经理刘天任上半年的业绩为20.08%,距离陈扬帆不到5个百分点。据了解,刘天任也是80后基金经理。
数据显示,前250位的股票型基金中,80后基金经理占了55%左右。
上半年激进风格更适合80后
早在2009年、2010年,80后基金经理曾被业界认为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没有经验的基金经理。
对于如今的成功逆袭,一位基金行业人士对《金证券》记者表示,80后基金经理几乎清一色都是名校毕业,都是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毕了业就进入基金公司工作,从行业研究员做起,一步步做到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
相比而言,70后基金经理不少并没有名牌大学背景,大多都是券商出身,在股市摸爬滚打中成长起来。
该基金行业人士认为,2009年至2010年期间,大盘经历了6124点的辉煌之后便一路下行。而在下行的态势中,年轻基金经理的激进风格往往在投资中屡战屡败。相反,老基金经理由于经历过几轮熊市的洗礼后,更能适应下跌的市场。
该人士分析表示,“今年以来,上证综指只涨了1个点,但其中的波动很大,对于激进风格为主导的80后基金经理来说,会比较占便宜,而70后的基金经理比较保守,在业绩上就会不如80后。”
基金公司看中80后“身家清白”
在国外,基金经理一直被视为“白发行业”,管理年限少于5年被认为是不能接受的,5到10年是可接受的,10年以上才是优秀的。而中国公募基金的情况却与此大相径庭。
“事实上,80后基金经理大量出现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上海一基金行业人士在接受《金证券》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大量成熟的基金经理退出公募转投私募,或是升任高管不再直接管理基金,迫使年轻基金经理不得不被赶鸭子上架,火速接手掌管基金。该人士同时表示,80后取代70后,这将是大势所趋。
《金证券》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了解到,目前在招揽人才之时,基金公司更青睐于80后。
北京一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向《金证券》记者透露,80后的基金经理比较有活力,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其阅历也在增加。
再则,经历了今年上半年的捕鼠风暴后,基金公司更喜欢身家较为清白的80后。因为大部分80后基金经理入行较晚,被监管层教育程度高,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及涉及老鼠仓的几率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