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沪深两市大盘维持震荡格局,不过以小盘成长股为代表的创业板指数连续上攻,A股的“六绝”魔咒被打破。目前来看,上半年制约A股的最大核心因素是转型期的阵痛预期,随着“微刺激”等政策组合拳的推出,A股进入熊市末期的趋势已经确立,经济加速失衡、存量矛盾集中爆发的阶段也已经过去。三季度A股将“轻装上阵”,预计“指数搭台、个股唱戏”将成为市场的主基调。
基本面预期触底回升
上半年看空A股的主要逻辑是经济层面的悲观预期和传统产业转型阵痛,不过进入三季度,A股的积极信号已经开始出现,并有望成为驱动市场的超预期因素。首先,从经济层面来看,汇丰PMI连续3个月回升,经济在外围市场复苏和稳增长的共振作用下继续呈现企稳态势,原材料主动补库存与产成品被动去库存现象并存,这是需求回升初期的一个信号。若三季度需求进一步回升,则全面补库存的逻辑将被进一步强化。其次,政策面上,微刺激由点及面,各地稳增长政策也随之出台,若三季度PPI能够延续回升趋势,由负转正,则制造业企稳的预期也会得以强化。甚至进一步细化到市场最为担忧的地产景气度的下滑,而高层分类调控的表态或将成为三季度基本面超预期的催化剂。截至目前,全国至少已有近20个城市对房地产政策进行了微调或者松绑,如呼和浩特率先明文取消住宅限购;国开行批准设立住宅金融事业部支持棚户区改造、房地产债或批准定向支持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都是政策微调的信号。若三季度地产景气依然未能企稳,则不排除相关定向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的可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对冲市场对于地产下滑,乃至对于经济的负面担忧。最后,一个值得重视的信号就是大宗商品价格企稳。上周大宗商品中钢铁、化工涨幅不小,春节后铜和锌等金属价格保持上升趋势。由于大宗商品的超预期回稳往往是下半年投资增速企稳和需求回升的一个先发信号。总体来看,上半年制约A股的基本面掣肘因素正在淡去,即使中期经济很难快速回升,但至少进一步下滑的空间基本不存在,而基本面预期的触底回升将会是三季度A股的最大驱动力。
内生性盈利获提升
从目前看,虽然我国GDP增速始终保持在7%以上的高增速,而同期海外市场GDP增速仅在2%-3%左右,但上证指数的走势与道琼斯指数却呈现鲜明对比,而其触发的核心因素就是上市公司内生性盈利能力的差别。目前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ROE约为11%,而美国上市公司的ROE约在13%。简而言之,投入相同的资本要素的时候,美国上市公司的回报要高于我国上市公司,且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主要依赖于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增长,因而对于GDP增长率高度敏感。未来我国经济增速的趋势是中枢的下移,上市公司能否实现内生性盈利增长又是未来走出熊市的关键,而落后产能的淘汰和新兴产业改革红利的释放是决定上市公司内生性盈利水平的关键。自去年“三中全会”所提出的全面放松管制、简政放权、发展混合所有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来看,加速企业商业模式转型的宏观环境已经成熟,但进程则取决于转型的实际落实情况。一个值得观察的信号就是上市公司平均ROE连续三个季度的上行,虽然目前上述信号并不明显,但未来上述预期将逐步明朗。
除了基本面预期回升和上市公司平均ROE上行的信号外,6月个股行情的活跃又是一个信号,即随着改革的推进,个股与指数的相关系数将趋低,未来会有更大的个股与行业投资机会不断涌现。其中,主要的投资机会来源于新兴产品渗透率的提升、经营模式创新和优化带来的毛利率提升。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有能力在GDP增长率降到零甚至负增长时依然保持盈利、甚至保持盈利增长。这些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都将成为选股的重要标准,如在产品端和技术端的创新能力,在渠道和营销方式的快速渗透能力,内控机制上的高效管理能力都带来相关的投资机会。而拥有上述特征的企业将拥有穿越周期,实现内延式发展的机会。具体到行业上,可以分三条主线,第一条基建升级,主要集中在智能城市、智能交通等城镇化后期的投资;第二条主线在于技术升级,主要集中于移动互联网普及受惠的网络安全、软件等行业;第三条仍是人口红利逐渐消退背景下的养老产业,甚至与其相关的生物技术、基因技术也都将长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