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中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到了哪个阶段?目前面临怎样的难题?下一步有什么样的打算?2014年的重点任务有哪些?记者日前经过重庆、成都及北京的走访,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答案。
何谓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建国60余年来,中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是在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项目。从2012年10月开始,2016年12月结束。
普查的对象是全部国有单位,即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收藏、保管的文物藏品均纳入普查范围,初步估计涉及150万个国有单位、上亿件文物藏品。
普查的最终目标是系统掌握国有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及基本状况,包括修复情况、保存现状等,并且得到一个国有可移动文物的大体数字;建立国家可移动文物登录体系和管理机制;建立国有可移动文物管理及社会服务平台体系。进一步促进文物资源整合利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有效发挥文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的积极作用。
普查登录的内容是:文物名称、类别、级别、年代、质地、外形尺寸、质量、完残程度、保存状态、包含数量、来源方式、入藏时间、藏品编号、收藏单位名称等14项基本指标项,11类附录信息以及照片影像资料,收藏单位基本情况。涵盖可移动文物的基本信息,包括藏品的客观信息,也包括保存管理状况。
现已完成调查摸底阶段重大发现不断
作为试点地区之一,在重庆,截止2013年10月已全面完成调查摸底阶段,全市26104家国有单位,摸排统计文物195万余件(套)。包括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博系统,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系统,档案系统及其他四大类国有单位。
四川省则于2013年11月完成了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工作,共调查国有单位63419家,经国有单位申报、各级普查办初步统计,我省符合此次普查认定范围的文物数量共176万件(套)。
四川省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王琼介绍,四川博物院已清理完毕旧藏古钱币7万余枚,旧藏铜佛像3千多件,并开始着手清理一批旧藏拟处理品。阿坝州文物管理所在进行清库工作时,发现一批于上世纪80年代收藏的古籍善本,经考证,分别为明崇祯,清顺治、康熙年间科举考试的进士文章集汇,收录了近百篇明末清初进士的科考文章。此类古籍存世极少,在阿坝州乃至四川省都极为罕见,对于研究当时的科考制度、历史人物、刻印装订技术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重庆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副处长黄宇星则介绍,重庆市的经验是将文物普查与博物馆新馆建设相结合,通过文物普查全面摸清文物家底,为构建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博物馆展示利用体系提供资源依托和实物支撑;将文物普查与保护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相结合,通过开展文物普查抗战文物资源专项调查,为抗战文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条件;将文物普查与数字博物馆建设相结合,以文物普查信息化、数字化为契机,全面助推数字化、智慧化博物馆建设,构建全市文物信息的“云时代”。
其中,重庆市聚奎中学校在古籍图书普查中,发现一批有重要价值的古籍,如1889年版的《古今图书集成》2套、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毛边线印刷版《四库全书珍本初集》1套、192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线装《四库备要》1套、刻印于清乾隆时期的《汉魏丛书》1套等。但是这些书籍的保存现状令人担忧,聚奎中学校长何事忠坦言,学校目前的管理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缺乏纸质文物的保护经验和技术;同时学校也缺乏古籍存放的环境和设施,文物保存环境无法满足恒温恒湿、防虫防尘的要求。
2014年重点是文物系统外国有单位收藏文物的认定
对于文物系统外国有单位收藏文物的认定,相关业务人员向记者吐槽,“门难进、脸难看”。
他解释,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获得的理解支持多,因为家乡文物多很自豪,也可能会带来旅游开发获利;而正在进行的可移动文物普查则恰恰相反,“尽管宣布了普查不改变文物权属,但人家还是担心,你即使不拿去,将来自己的处置权也会受到限制。”
而记者获得的一份权威数据也从侧面佐证了这样的情况。在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地区,此前曾粗略统计文物系统外国有单位有文物的占10%;如今经过正式调查摸底,全国文物系统外国有单位有文物的只占1.5%。两份数据差别之大,让人很难相信哪个准确度更高。
仍以重庆为例,《重庆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阶段性工作报告》显示,“全市26104家国有单位,反馈收藏有文物的国有单位共238家,占全市国有单位总量的0.9117%。其中国有企业4895家,反馈收藏有文物的11家。”
在刚刚结束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2014年省级普查办主任工作会上,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明确提出,作为普查攻坚克难的一年,2014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开展文物系统外国有单位收藏文物的认定工作。他指出国有单位文物收藏调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文物普查是一项永不落幕的系统工程,要重点解决普查机构、队伍、经费、技术问题。通过普查,促进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工作机制。
此外,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也即将上线运行。平台包括文物信息登录、工作管理、数据交换、社会服务和综合管理五个子系统,为文物收藏单位实现文物信息数字化和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加强本地区文物管理提供统一途径。目前,平台的主要功能和模块已基本完善。该平台不仅服务于本次普查登录、审核文物信息,还将在普查结束后继续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