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人民币汇率迎来了拐点。2月中旬尤其在3月17日扩大人民币汇率日间浮动区间以来,人民币开始走上贬值道路,尽管幅度并不大。
人民币汇率的拐点
人民币阶段性的涨跌,在历史上是常态。过去近8年的人民币单边升值进程,如今似乎已告一段落。
1994年汇率并轨之前,官方汇率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美元兑1.58元人民币,螺旋式贬值至并轨前夕的5.80元人民币。并轨后,人民币汇率开始转强,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逐步确立了人民币新兴强势货币的国际地位。
2005年7月份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36%,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累计升值32%和42%。过去20年,人民币汇率长期处在升值通道中,给人以根深蒂固的强势货币印象。
从2014年2月中旬以来,人民币汇率开始有所走低。不过一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其实仅下跌了0.9%,境内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即CNY)下跌了2.6%,境外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即CNH)下跌了2.2%。这一调整幅度,与过去20年的升幅相比,并不算多。
而从JP摩根新兴市场货币指数显示,2013年初到2014年3月末,主要新兴市场货币平均贬值了8.2%,同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仍升值2.5%,说明现在人民币汇率调整幅度其实非常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贬值的趋势其实从去年就有端倪。2013年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虽然呈现升值态势,但在远期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呈现贬值,这反映了人民币利率的比较真实的预期。
所以,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拐点是很明确的,但人民币汇率是否会大幅贬值,现在还很难说。可能的确像外界揣测的那样,人民币只是增加了波动的区间而已。
调整思路应对平台期
当人民币结束了单边升值的阶段,每个投资人都要去学着管理汇率风险,一方面海外旅行、购物如今变得更加平常,如能提前支付或者妥善安排才能最小化自己的成本。另一方面,当人民币步入平台期、甚至出现贬值预期之后,各类相关资产的价格往往也将发生变化。
比如过去我们常常说,人民币升值阶段,人民币资产,尤其是房地产的价值也将同步处于上涨期。但在接下来很长时期,汇率升值所带来的资产价值增长恐怕就不复存在了。预期的改变,也将导致投资思路的变化。
持有一部分美元存款,或者并不急于把美元兑换为人民币都是比较好的做法。不过在目前情况下,美元贷款可能会面临一些风险,比如汇率风险。也就是说,如果人民币贬值幅度扩大到一定程度,超过两种货币的贷款利差,这种贷款安排就会发生损失。
此外,也可以适当考虑海外投资。寻找一个合适的市场,或者资产类别,然后不仅可以获得合理的回报,同时还能获得汇率上升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直接投资海外有很多选择,比如美股、海外基金等等,目前有很多券商、银行、互联网渠道都能满足这方面需求。也可以通过国内的QDII
基金实现。比如美国的房地产还处于回升阶段,相关的房地产REITs 就是不错的投资品种,适合希望获得较为稳定回报的投资者。
另外,如果是涉及较大金额的资金往来,利用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已经变得相当普遍。目前,市场上有人民币外汇的即期交易,远期、外汇掉期、货币掉期、外汇期权这些基础的人民币外汇衍生产品。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这些工具来管理汇率风险。
外币理财悄然兴起
过去并不受欢迎的外币理财,如今开始受到关注。花旗(中国)和渣打(中国)官网发布的公告显示,自4月开始实行美元定存利率优惠,涨幅普遍超过50%。花旗(中国)利率优惠涉及3个月和6
个月短期存款,存款年利率由此前的0.5%和0.9%上浮至1.2%及1.5%,起存金额需超过1000美元;渣打(中国)则需同时开立符合条件的人民币和外币定期存款账户方能享受优惠。
此前,3月中旬开始还有外资银行推出个人外币定期存款限时优惠活动,将3个月、6个月和13个月的美元定期存款利率由原来的0.6%、0.95%和1.5%大幅提高到1.9%、2.2%和2.7%,涨幅最高超过挂牌利率1.7
倍。
相比之下,各家中资行给出的活期存款利率都还只是0.05%。同时,中长期定存利率略有差异。以1
年期美元定存利率为例,中资银行给出的利率在0.7%-0.8%之间,建设银行为0.8%,招商银行仅0.7%。
尽管外资行给出的利率有所上浮,和国内人民币理财产品动辄4%-6%左右的年化收益率相比,仍然显得吸引力不够。不过问题是,随着国内资金放松SHIBOR利率的持续下降,无风险收益率可能也会逐步下移。当然,未来一旦美元加息,而人民币降息,恐怕人民币存款和美元存款的利率差最后也会逐步收窄。
另外,对外币比较懂行的投资者也可持有部分高息货币,比如澳元,也不失为多元化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