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卿:《舌尖》不是最满意作品
2014-04-23   作者:郑汝可 宋菀  来源:长江日报
分享到:
【字号
    14日,北京梅地亚中心,《舌尖上的中国》第2季(下文简称《舌尖2》)举行首映发布会。在主持人白岩松的介绍下,平头、皮肤黝黑的总导演陈晓卿跑上台,一脸憨笑地宣布,时隔2年,《舌尖》系列美食纪录片第2季,回归了。18日起,《舌尖2》以周播的形式,每周五晚9点在央视1套呈现。
  发布会现场,陈晓卿穿着西装,迎来送往。他也不恼,尽量表现出对在场所有人的体恤与热情:认真地回答媒体提问;极力赞扬年轻的导演们和工作人员。
  “差不多两天都没睡了。”当日下午,出现在记者面前的陈晓卿,掩饰不住的疲惫。
  
  《舌尖》不是我最满意的作品
  
  读+:你觉得《舌尖》为什么这么火?
  陈晓卿:有非常多的原因,一是大环境改变了,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东西,这是最主要的。第二就是央视对“纪录片”的扶植。2011年央视成立了纪录片频道,纪录片从创作到播出,都有了保证。
  《舌尖》这个片子,从2002年、2003年就开始报,一直答复题材好,但没钱开拍。纪录片频道成立了,钱不是问题了。第三个原因,是团队经验、职业精神,或者说,用国际化的手段,来讲故事的方法。
  读+:《舌尖》是不是你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陈晓卿:不是。我对自己的过往,从来都不在意。家里没放过一个奖杯,也没有出过纪录片作品集。我也不愿意别人把这些东西当作一个作品,这只是我的工作。我是一个职业的人,一个纪录片做过去就翻篇了,跟我没有关系。
  读+:拍了这么多年纪录片,除去职业和工作需要的因素外,纪录片持久吸引你的是什么?
  陈晓卿:年轻的时候,当然是想实现自己的纪录片梦想,表达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我现在快50岁了,更多的可能在想,怎么鼓励中国的纪录片更多样化、区别化发展。比如带有真人秀性质的纪录片、带有科学探秘性质的纪录片、旅游性质的等等。
  
  纪录片不仅是人文情怀
  
  读+:这么多年,你一直在央视工作。怎样平衡体制内的限制与个人的创作需求?
  陈晓卿:体制内有体制内的好处。央视的平台,现在来看,尤其是在纪录片方面,有它独特的优势,它可以调动很多手段,帮助把片子做得更透彻。体制内的表达通道,非常狭窄,但不是一条死路,肯定有走得通的地方。
  读+:拍《丝路》这种可能比较宏大的题材时,你怎么做到不用宏大叙事的方式?
  陈晓卿:刚开始拍《丝路》,我们也想着“高大上”,后来导演坚决不干,说有这么多鲜活的东西,我们为什么要拍那些“死的”,于是我们尝试从普通人的视角切入。有些过于宏大的东西,太脆弱了,只能满足几个人的对历史的臆想。
  读+:为什么强调纪录片必须讲人的故事?
  陈晓卿:全世界的纪录片都是在讲人的故事。比如我以前拍《森林之歌》,你看猴子的故事,实际上也是一个家庭的故事,实际上是把人的情感因素,转移到一个科学或者自然的载体上。本质上还是人的故事。
  读+:这可否理解为纪录片导演的一种人文情怀?
  陈晓卿:不仅仅是人文情怀,我觉得这个是观众所需。你要博得更多观众的共鸣,需要这种情感、这种故事。如果没有,就像上了一堂干巴巴的化学课或生物课,可能就没意思了。
  
  摆事实,不讲道理
  
  吃出名堂
  
  很多人通过《舌尖》认识陈晓卿。之前,他拍了20多年纪录片,出了不少好作品,有些被誉为中国纪录片的“行业标杆”。
  1982年,陈晓卿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摄影系。毕业前夕,荷兰纪录片大师伊文思来到北广与学生交流,会上放映了陈晓卿的处女作《战士从这里起步》,当时伊文思反问他:“为什么不能把你看到的、让你感动的东西原原本本地交给观众呢?”
  “纪录片不只是按照编导的意图寻找什么,还要表现被拍摄对象的生活本身。”伊文思的批评,让陈晓卿开始思考纪录片的叙事方法,“要摆事实,不讲道理”。
  毕业后,陈晓卿进入中央电视台。2007年,他历时4年拍摄的《森林之歌》播出后,国内一片热议,每个镜头、画面,甚至解说,都让人耳目一新,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出自BBC之手。
  2011年,央视纪录片频道成立,随后推出《舌尖上的中国》。这部耗时13个月制作的美食纪录片,创下了中国历史上纪录片收视之最,几乎家喻户晓。
  陈晓卿老师,是位“文艺中年”。
  《舌尖2》首映式上,他穿着笔挺的西装,一本正经地在台上念叨:“玛格丽特?杜拉斯曾说,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全场哄堂大笑。
  下午的采访,我拿这句话与他打趣,他笑言:“没管住我这张嘴啊。”
  这些日子,陈晓卿说自己忙于准备首映,几日没有休息。采访时,眼皮都是耷拉得快要闭上的状态。但你一与他聊吃,聊中国人的美食情感,他立马眼神放光,眼角带笑。用一个不恰当但贴切的词形容,真是刹那间,顾盼生姿。
  张立宪揶揄,《舌尖上的中国》让陈晓卿积蓄多年的吃货本色神采焕发,成为个人爱好与人生事业良好结合的典范。
  陈晓卿自己却一本正经,“美食,和其他学问一样,越研究,就会越感到自己无知。这条路没有穷尽,需要不断地补充知识”、“我是吃货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在做这部片子”……
  很快,张发财跳出来反驳:我最初十分喜爱这位美食家的专栏,胡说八道得确实好,每每看完口水四溅饥肠辘辘。直到有一天,认清了他忽悠的本质……食物的口感,与陈老师文字形容,有强烈反差。
  陈晓卿当然不能接受这“诋毁”,为自己辩白:吃货拍美食片,肯定是自虐的行为。比如一个鱼香肉丝,晚上8点开始拍,结束的时候已是晚上12点,菜已凉成了一坨。“这就像厨师一样,如果羡慕一个厨师多幸福和美食有多接近,这是不可能的。”
  陈晓卿爱吃,还吃出了名堂,挺好。他说,对于那些对美食毫无兴趣的人,保持这种毫无兴趣,然后继续对别的事物的兴趣。
  他觉得,对于“视荤如素,快餐慢食”,每个人都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答案,美食是私人的。这都OK。
  
  要拍妈妈做的那些菜
  
  《舌尖2》的采访是这样完成的
  
  读+:对你影响很深的纪录片和导演有哪些,他们是怎样影响你的?
  陈晓卿:太多了。比如像伊文思。还有比如正在与央视纪录片频道合作的,英国资深纪录片人菲尔?阿格兰,他曾经拍摄过《云之南》,非常厉害。
  他们对我的影响,主要是对世界的看法。比如伊文思,他说“要把看到的原原本本交给观众”;比如菲尔,他认为只有两个人的相互交流,才是最真实的。他拍片子,机器落实了,就让摄影师、助理都离开,自己拍。我一下子被这种工作习惯强烈震撼了。
  《舌尖2》中,很多的采访段落,我们也是这样完成的。这就迫使我们的导演,和主人公“谈恋爱”,做更深入的交流。只有在两个人特别平等的状况下,你才能听到他内心的声音,否则他只是一个拍摄对象。
  读+:去年在台湾,纪录片《看见台湾》在影院上映不到一个月,就横扫票房纪录。目前,大陆纪录片上院线的情况如何?
  陈晓卿:大陆也有。台湾纪录片市场的火爆,与观众素质有很大关系。举个例子,阿姆斯特丹纪录片节短短几天,全城所有影院都在放纪录片,说老实话,有些片子好难看啊,看得好困呐,又不好意思退场,影院坐满了,退场会显得非常突兀。好不容易熬到结束了,大家还都不走,一直鼓掌到片子的字幕拉完。而这些片子,取得了400万欧元(约合3400万人民币)的票房收入,很难想象。
  拍一部美食题材的纪录片,是陈晓卿的提议。“我是个好吃的人”。
  陈晓卿是皖北人,父母是教师。小时候,他最喜欢的美食,是“邻居家的饭香”。
  来到北京后,陈晓卿对北京本地饮食产生兴趣。他说,当时读到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写北京的爆肚儿,“吃得牙根清酸”,自己便按图索骥,自此开启“吃货雷达”。
  2002年开始,他担任了七八家电视台的美食节目嘉宾,在多家杂志报章开美食专栏。
  “直到现在,我都没发现自己不爱吃的东西。”陈晓卿说,他选馆子的第一标准,就是味道,“从来不讲环境什么的”。在他看来,世界上有两种馆子,一种是做买卖的,一种是做吃的。“大馆子,绝大部分是做买卖的,我宁可去路边大排档。”
  这一理念,同样体现在《舌尖》系列的拍摄之中。第一季刚开拍时,陈晓卿就对导演们说,我们不要拍名菜,不要拍大菜,要去拍小时候妈妈给我们做的那些美食。
  于是,莲藕排骨汤、麻婆豆腐、鱼香肉丝,这些家常的菜肴,出现在《舌尖》里。在陈晓卿看来,美食只是出发点,不是目的地。他想表达的,是中国人的味蕾记忆。
  “你的胃能够接受的东西,是固定的。这个味觉记忆,它不会变。”陈晓卿说,母亲给予的味觉记忆,会深深地植入孩子的心里。“这个过程,如同教授母语。小时候吃的东西,无论走到多远,它都像一个巨大的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是永远心灵深处的故乡。”
  
  吃饭就是“吃人”
  
  纪录片领域不存在“中国特色”
  
  读+:目前中国纪录片的水准,在世界上是个什么位置?与国外最顶尖的,差距有多大,主要差在哪儿,技术上还是观念上的?
  陈晓卿:我们在谈论纪录片时,常常混淆了两个概念:作者纪录片和媒体纪录片。媒体纪录片更看重观众和市场,会在故事叙述构建以及节奏把握上,迁就观众的视听需求,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作者纪录片则更强调独立的价值判断以及人文的立场表达,制作人更强调社会责任感和认知价值。
  作者纪录片方面,中国很多导演在国际上获奖,做得非常优秀。比如《乡村里的中国》、《请投我一票》,都是很好的作品。但另一方面,媒体纪录片的发展,与这个不匹配。这个差距,技术上的、经济上的都有,最主要的还在理念上。简单地说,外国的纪录片就是给观众看的,所有的制作、拍摄都以观众为主,而中国的纪录片往往是给上头看的。
  读+:纪录片走出去,怎样保持“中国特色”?
  陈晓卿:在纪录片领域,“中国特色”是不存在的。我们人为地强调了“中国特色”,反而阻碍了收视率的上升。
  考虑到观众,就是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我们以前做过一个纪录片,名为《超级工程》,我们先做了一个国际版,专门给外国观众看,特点就是信息量大、节奏快。后来,在国内播出时,也用的这个版本。观众并没有接受不了。观众爱看的东西,就是“国际化”的。
  读+:为了中国纪录片“走出去”,央视纪录片频道做了哪些努力?
  陈晓卿:一是投资,我去年年初参加BBC(英国广播公司)的节目展,导演都在感谢央视纪录片频道。二是技术、人员的支持。这说明,我们融入了国际纪录片的主流。
  还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今年11月份,第22届“世界科学与纪实制作人大会”会在北京举办,这是全球电视纪录片业内最具影响力、专业水准和权威性的行业盛会,第一次来中国。我觉得,这与央视纪录片频道的“走出去”战略,有很大关系。
  在京城媒体圈,陈晓卿的“老男人饭局”颇有名气,参与者还有《读库》的张立宪、《三联生活周刊》的王小峰、作家兼出版人杨葵、网络红人王小山。这群人,没事的时候就聚在一起吃饭喝酒,相互挤兑。
  《舌尖》的总顾问沈宏非说,饭桌上,陈晓卿不会说道,“只讲八卦”,“吃的时候还说吃,那是美食家干的事,我们就是馋”。
  在陈晓卿看来,吃饭其实就是吃人。“我喜欢那些不把享受美食看得特别神圣、特别高深的人”。饭局是超越美食的,志同道合的人聚到一起,吃什么不是特别重要。
  《舌尖2》第一集《脚步》播出后,不少观众留言称,比美食更打动人心的,是片中白马、麦客、养蜂夫妻等一群人的故事。陈晓卿说,这些故事里,体现着中国人的美食智慧。比如节俭,“春种秋收、夏荫冬藏”,丰富了四季的食材;比如和顺,选择一个季节里最好的食材;比如礼仪,中国人的饭桌上,长者为尊,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陈晓卿说,透过美食,他想讲“人的故事”,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中国人的乡愁,中国人的悲欢离合。
  “真正让小说优秀乃至伟大的,是故事之外的东西。是抽取走故事之后,再去审视并发现的气氛之美,是情节外的短句、标点、景色描述以及情感共鸣的营造。”《舌尖2》播出前一天,陈晓卿在朋友圈转发了这样一段话,并备注:纪录片也是如此。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严惩舌尖上的犯罪,还须完善责任体系 2014-04-23
· [经济参考微话题]“舌尖安全”告急 耕地治污刻不容缓 2014-04-21
· 保罗•薄凯阐述“舌尖上的安全” 2014-04-04
· 管住舌尖腐败也是保护公务员 2014-01-28
· 舌尖上的安全 如何保障? 2014-01-2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