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类理财产品收益一降再降
业内称:货基收益超6%是畸形
2014-04-22   作者:陈思源  来源:金融投资报
分享到:
【字号

    在2014的第一季度,风光无限的各类“宝宝”如今正面临着收益滑铁卢。
  数据显示,进入4月以来,包括余额宝、微信理财通全额宝、网易现金宝等在内的互联网金融理财收益相继“破6”、“破5”,下滑趋势如此之明显让“宝宝”的投资者们着实吃惊。
  与此同时,目前在售的银行理财产品,也出现了下滑趋势,但仍有部分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站稳6%。为此有理财师提醒投资者,“宝宝”类理财产品进出方便、无门槛,适合活期资金;如果资金闲置期限超过了1个月,且金额在5万元以上,仍然建议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以锁定收益。

  “宝宝”收益一降再降

  数据显示,七成互联网理财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5.5%。其中,余额宝、理财通、网易现金宝的收益率在5.5%以下。
  随着近期风头正劲的“掌柜钱包”七日年化收益率跌破6%,互联网宝类基金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已全线降至6%以下。
  记者看到,4月21日,支付宝钱包里的余额宝显示的7日年化收益率下跌至5.210%,万份收益1.383元。这让此前几个月内陆续将活期、到期的定期存款取出转入余额宝的不少投资者有点儿坐不住了。“最初买的一段时间,收益都是6%以上,每天打开手机上的支付宝钱包,能看到前一日的收益,确实感觉不错,不过,再往下看7日年化收益率的走势图,最近一直是"往下掉"的态势,心里越发不安。”在某事业单位上班的小吴告诉记者,看到手机上的走势图直线下滑,让她对余额宝有点儿动摇。
  同样的,在某广告公司工作的黄女士,同时还做着淘宝的店主。自余额宝推之后,她都一直把货款存在余额宝账户里,每天都有十几块钱进账。不过如今,她眼见着余额宝收益率越来越低,每天的收益少了3块多,着实有点不安心了。“原来是看着收益不错,又进出方便,所以就把所有的货款都存进去了,但现在收益越来越低了,反而不如银行理财产品合算了。我身边原先投余额宝的几个朋友都把余额宝里的钱取出来,改买了银行理财产品。”黄女士说。
  记者了解到,余额宝诞生以来,就一直以收益率比银行定期存款高而引发“宝粉”追捧,最高的两个阶段分别是去年的6月28日至7月3日以及春节前,一度突破7%。但春节后,余额宝的收益率就开始一路下滑,上周五仅为5.239%。而阿里巴巴支付宝副总裁程立近日也做官方表示,余额宝收益未来将趋近定期存款收益。
  除了余额宝以外,其他互联网理财产品也都遭遇滑铁卢,收益下跌走势更为明显。
  网易现金宝近期的7日年化收益率走势图上可以看到,4月9日也曾一度跌破5%关口至4.991%,21日稍微回暖到达5.106%。
  此外,记者登录微信看到,理财通二代全额宝21日的7日年化收益率为4.992%,万份收益1.2613元。完全不敌3月底发布当天的6.343%的7日年化收益率。时隔半个多月,如今“破5”,这样的下跌走势确实牵动了不少投资者的敏感神经。
  值得注意的是,收益率下跌并非个别产品的个别现象而已。进入4月以来,“宝宝军团”整体收益率出现下降,有数据显示,七成互联网理财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5.5%。

  资金面回暖致货基走低

  多数“宝宝”挂钩的是货基,近日银行的协议存款利率出现大幅下滑。受此影响,互联网理财的货币基金收益也持续下滑。
  在基金业内人士看来,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持续宽裕,导致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整体下降,是“宝宝军团”收益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据某基金公司经理介绍,余额宝的投资标的主要是同业存款,3月中旬的时候占比高达90%,因此余额宝的收益率主要是跟着资金利率走的,现在市场资金利率低,余额宝的收益也随之降低。
  “目前,多数互联网理财产品挂钩的都是货币基金,这些基金投资于银行的协议存款比例较高,银行的协议存款利率出现大幅下滑。受此影响,互联网理财的货币基金收益也持续下滑。”某理财分析师表示,此前的高收益都得益于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银行的协议存款利率较高,而春节过后,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局面得到缓解,并持续保持相对宽松的状态。
  “一方面,银行同业资产业务的脚步在放慢;另一方面,各类"宝"的相继推出,使得供给量持续上升,加之年初是传统的信贷投放期,市场资金面相对宽松,因此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从高位逐渐回落属正常现象。”上述理财分析师称。
  对于上述说法,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认同。“比如去年末的协存利率最高达到6.7%,而一般基金公司存入银行的协存是3个月左右的,现在正是前一波高收益协存到期的时候,现在的协议存款利率并没有这么高了,大约是4%-5%的水平。”有业内人士分析,除上述直接影响因素外,上月末央行叫停货基提前支取不罚息优惠的举措,会逼迫基金公司管理流动性,更合理地配置货币资产,“货币市场基金去年平均收益率为3.87%,一度达到6% -7%的收益率,是一种"畸形"的高,这种超过平均水平的追高注定只是短期的。”该人士认为,货基回到3.5%-4%之间的收益水平都是正常现象。“不过,收益"破5"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金融理财风光不再,银行也并非彻底逆袭,互联网理财的货币基金与银行理财产品尽管存在一定竞争,但更多的是一种"互补"关系,二者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投资者”,上述理财师认为,“两者对接的产品,门槛、周期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更多的产品并不能简单地仅从收益率高低进行对比。因此投资者在选择时,更多应关注的是什么样的产品更适合。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告别“6%时代” 2014-04-20
· 收益超6%银行理财品退出舞台 2014-04-17
· 7日年化收益率暗藏玄机:造假难度不大 2014-04-17
· 光大银行养老理财产品月度年化收益达6% 2014-04-16
· 国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的背后 2014-04-1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