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赶到广西田林县城的当天,一场北路壮剧将在晚上8点开幕,地点在县人民剧院,且将连演三晚。 壮剧是广西和云南部分区域的壮族戏曲剧种,由于方言、唱腔等的区别而有北路、南路等流派之分。位于广西西北部的田林县,被认为是北路壮剧的发源地,这一剧种主要在说壮语北部方言的10来个县域内流行。 晚上,我们去到人民剧院时,剧院已被超过1000人的观众占领了。多数观众是老人,怀里抱着尚不能走动的孩子。能走动的孩子正在四处奔跑。 这是一段快乐的时光,县里和镇上的干部先后上台简短致辞,台下的人乐呵呵地等着好戏开场。这也是一个轻松的场合,孩子们在奔跑、尖叫,大人们给了他们节日才有的宽容。 音响的声音开到足够高,而我坐在了前排最靠近音箱的位置。每当台上的人唱歌、说话的声音一提高,声浪就从音箱里排出,我的桌子和耳膜都被震得嗡嗡颤动。 第三个干部上台宣布了演出开始,话音未落,剧院外待命的人立即点燃鞭炮。鞭炮持续了超过2分钟。 一等鞭炮声稀疏下来,台上的灯光就全部打亮。马骨胡、葫芦胡、月琴奏响,一个武生上阵,他敏捷地踩着一阵急促的鼓点,碎步绕着舞台快速移动,一边还拳打脚踢。 武生最后走到了台中靠前的位置,平视前方,用极其严厉的口吻说了一些壮话。旁边的人告诉我,这出戏叫“华光开台”,武生说的是,“这里有一场戏要演出了,我是天上派来的天兵,各路小鬼都听好了,不许来捣乱。” “华光开台”是壮剧开幕前的必经步骤,人们期望演出的过程能够顺利,而不会被象征某种变数的“小鬼”的阻扰。在过去,若有演出,还会在之前一天去附近的庙里祭拜神灵,程序比现在更为复杂许多。 武生退到幕后,演出正式开始。 【二】 当晚的节目很丰富,有男、女独唱山歌,也有两三人的对手戏,也有近20人的群戏。我虽然听不懂壮语,但可以判断他们的角色,依据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也能够看出大体的故事情节。 多数剧目都埋藏着笑料,观众被一次次地逗乐。当晚比较著名的剧目是《桃花女》的片段,剧中角色丰富,有穿着壮族服饰的10来个少女,她们饰演婢女,分两排呈八字形在舞台两边站列。在她们中间的是主演,老生扮的员外、少男小生、花旦少女、专事诙谐的摇旦媒婆、小丑,各种角色汇集。 事实上,当晚这一出戏的演员,除了华光开台的武生外,其它全多是乐里村业余壮剧团的演员。乐里村是县城里的一个行政村。 我后来在观众里找到了这个业余剧团的团长农美莲。她是个60岁的妇人。她说,乐里村业余剧团已经成立了10年,现在共有45个团员,60岁以上的至少有15
个。 不过当晚那场表演,演员都比较年轻,“基本都是25-40岁。那个员外是退休职工,60多岁。” 10年来,乐里村业余壮剧团换了好几拨人”。农美莲说,“有的做不得,有的病了,有的去打工。”不过她这个团长,倒是坚持不怠。她原来是乐里村的妇女主任,退下来后就组织村民演壮剧。当地政府也发现这是发展群众娱乐活动的好方向,给予一些资金和场地的支持,并有专业剧团来指导他们。 像乐里村这样的村级业余壮剧团,在田林已经有数十个。多数村子在空旷地方搭有固定戏台,业余剧团在村子间巡演。 【三】 75岁的闭克坚是广西北路壮剧第十代传人。虽然年纪很大了,但依然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敏捷,他矮着身体走小丑步配合上闪动的眉眼,非常活泼和搞笑。 闭克坚的祖父、父亲都是“搞壮剧”的,祖父是编导,“能编47幕,47晚不重复。”他的祖父还教他技术、动作等基本功。 “我12岁开始练基本功,拜北路壮剧第八代传人黄福祥为师,当时他50多岁了。” 黄福祥是黄永贵的儿子,而黄永贵对壮剧具有重大贡献。他在壮剧中引入广西邕剧的一些唱腔和武打动作,使得壮剧可看性大大增强。 “以前壮剧基本不怎么‘打’的,都演文戏,黄永贵引进了邕剧的武打。”但黄永贵的很多技术都失传了,“我们学不了了,他可以跳起来在空中翻三翻!我们现在都是比划一下。” 北路壮剧中极为有名的一出戏叫《侬智高》。侬智高是宋代时的壮族人,也是一个起义将领和英雄。“黄永贵把这个人演得很熟。” “黄福祥教我生、旦、净、武、丑,我音乐学得好,他精心培养我的音乐。他还指定我做十代传人。第九代是黄芳声,是黄福祥的儿子。” 闭克坚1938年生于田林县,少年学了一身本领之后,就开始到别处传艺。 那时对于北路壮剧来说,是一段金灿灿的日子。闭克坚他们无论到哪里演出,都能轻易吸引上万人的关注。某个镇有演出,本镇和邻近的“追星族”们便全涌到一起来。 20岁时,闭克坚到临县去传艺,结果当地人不让他回来。“父老乡亲说我演得好,不让我回来了。我当时20岁,他们找了10个女演员由我选(老婆),村里集体帮我出聘礼。”后来,村里最美的那个姑娘嫁给了他。她也会演壮剧,“我老婆她当年演小旦,很美的!” 田林县一直请闭克坚回来,但未果。“直到2006年,田林县以壮剧艺术学校名誉校长请我,我才回来。户口也迁了回来。” 闭克坚擅长的是武、丑两种角色。以前北路壮剧也有丑角,但闭克坚觉得“不活”。而广西桂林一代流行的彩调剧当中的小丑则比较滑稽。闭克坚于是把彩调剧的小丑引入到壮剧中。 【四】 “我一生都是农民,只不过是搞壮剧多,生活来源都是搞壮剧。”闭克坚说,他有8个孩子,5个男的,3个女的。“儿子只能精通一项,不全面。传承人必须样样精通。”不久前,他已经指定了一个“样样精通”的人为第十一代传承人。 闭克坚对北路壮剧的一些贡献,颇能代表壮剧一路发展的特征:不断地吸收其它剧种,兼容并蓄,并且不失自己的民族特色。 早在清代初年,田林当地就流传一种戏叫做“八音坐唱”,那是一种形式单一的集体演唱,内容多为祝贺之类的唱词。 后来,发展成了板凳戏,在原来坐唱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动作、表情,形式感和可看性提高了。再后来,因为观众的增加,板凳戏就移到门口屋檐下表演,于是发展成了“门口戏”。 到门口戏的时候,已将近清代中叶,戏剧角色的复杂性相比以前大大提高,戏里开始有了初分的角色。并且开始有华丽的戏服。 而在清乾隆二十五年至同治末年,恰是广西当地戏剧的改革完善期。在乾隆25年,田林县旧州镇那渡村一个叫杨六练的人,到四川做生意亏本,后在川边打工边学艺,2年后返回田林,并组班演戏。 资料介绍,5年后,“他们在旧州搭起二丈宽的戏台,上演了由杨六练编导并主演的北路壮剧的第一出戏《农家宝铁》,这出戏有6个戏角,而且每个行当都有一定的表演程式。”这种“搭台戏”的上演,意味着北路壮剧的诞生。 到清中叶,国力鼎盛,戏剧文化繁荣,并且各地戏剧之间的交流促进也非常明显。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在乾隆五十五年进京的四大徽班,在和昆曲、秦腔和其它民间曲调相互影响之后,最终形成了京剧。壮剧在一路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了其它多种地方戏剧的影响。 无论如何发展,北路壮剧在保持本民族语言、风俗等的特色的同时,也继续朝着更好看的方向前进。 田林当地人(尤其是老人)对壮剧的痴迷会令人感到惊讶。我在田林一个叫定安镇的地方,走进每一条小巷子,都意外地发现多数老人正围着电视看壮剧演出。镇里的一个干部说,看壮剧是当地人的重要消遣,并且总会投入很多的情感去感受剧情。“有一次演一场戏,讲的是儿女不孝的故事,很多老人在台下边看边流泪。” 第二天晚上八点,乐里村业余壮剧团在县人民剧院的演出又准时开始了。上千个座位又一次被占满,幼小的孩子被抱在怀里,年纪稍大的孩子在每一条过道里奔跑、尖叫。而在台上,明亮的灯光照射,一出北路壮剧的好戏又要开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