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银行理财市场上演千机变。第一变是产品收益率大幅下滑;第二变是城商银行理财收益率第一把交椅被股份制银行所取代;第三变是银行推出自己的类余额宝产品来反击互联网金融推出的各种宝。不过,银行推出类余额宝产品,也让自身的稳健收益类产品无论是从流动性还是从收益率来看都相形见绌。
第一变:收益率下滑
春节刚过,银行间市场资金就开始逐渐宽松,2月份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较春节前出现明显回落。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截至2月24日,上周(2月16日至22日)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67%,较春节前一周(1月26日至2月1日)5.73%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水平相差6个百分点。
理财产品收益率下滑主要是因为货币市场资金紧张程度大幅缓解,甚至短期来看略显宽松。为回笼资金,央行在本周二正回购规模加码至1000亿元,由于本周没有回购和央票到期,这意味着本周市场已净回笼1000元人民币。但此举仍未能阻止短期利率下滑,银行间短期市场利率仍延续普跌态势。
记者注意到,自2月7日开始,各期限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就在持续走低,如隔夜
SHIBOR从 2月 7日的4.27%大幅下跌到昨日的1.75%,7天 SHIBOR从 2月 7日 的5.409%一路跌至3.072%。
第二变:城商行第一把交椅不保
虽然整体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是下降的,但并非所有银行新发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都大幅走低,不同类型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走势出现明显分化。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新发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下滑幅度较大,城市商业银行以及股份制银行新发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持续保持高位震荡,下滑幅度相对较小。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收益率方面稳坐第一把交椅的城商银行,过完年就“晚节不保”了,由于新发产品收益率下滑较快,这第一把交椅的位子让给了股份制银行。银率网数据显示,2月份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的周平均预期收益率持续保持在5.8%以上的高位,上周(2月16日至22日)股份制银行发行的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高达5.88%,远高于其他类型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水平。城商银行上周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77%,较春节前最高收益水平5.92%低0.15个百分点。
第三变:银行出招应对各种宝
去年下半年,以余额宝、理财通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理财着实让银行理财颜面尽失,银行的个人储蓄也被大量分流。不过,春节刚过,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包括工行、中行、交行、民生银行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陆续推出类似余额宝的高流动性、高收益的理财产品。虽然其内核仍是货币基金,但与银行传统意义上代销的货基有所不同,这些产品更靠近余额宝的模式—1分钱起购,0手续费,每日获得收益,并且满足T+0赎回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银行的各种宝相比互联网金融的各种宝无论是流动性还是收益率都毫不逊色,并且,银行产品的安全性还是有一定的优势。如上周悄然上线的中国银行活期宝,支持中国银行卡T+0赎回,单笔及单日上限30万元,其最新7日年化收益为6.30%。交通银行与易方达基金联合推出“实时提现”,可满足客户7×24小时申购和赎回需求,资金T+0实时到账,相比之下,流动性明显更占优势。
不过,自从银行推出各种宝之后,银行稳健理财产品就有点相形见绌了。目前银行推出的一年期稳健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6%的也不多,更别谈流动性了。一位热衷稳健理财的市民表示,希望银行理财不断创新,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与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