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视为引领风气之先的第一家银行版P2P——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金融服务平台,在暂停3个月之后日前高调重启,引起市场的关注,平台上推出的产品也很快被一抢而空。不过,业内分析师在比较之后发现,与民间诸多P2P平台相比,招行版P2P在产品设计上缺乏新意,更多的是银行现有业务搬到互联网上来做,而项目信息透明度差、收益缺少竞争力、风险相对较高等也引发了市场的关注。
收益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金融服务平台显示,招商银行P2P自重启以来,其预期投资收益率一直维持在6.8%-7.5%之间,最近几期徘徊在7%左右。而资料显示,从去年5月到12月,全国P2P网贷平均综合年利率为25.06%(该综合年利率,剔除秒标,包括了借款标的各种奖励)。全国P2P网贷平均综合年利率,按借贷期限分类为:1个月内27.01%,1至3个月29.31%,3至6个月23.29%,6个月至1年19.47%,1年以上10.9%。站在投资人的角度来看,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招行P2P产品并无吸引力。
显然,大部分投资人是冲着招行的金字招牌,接受了比行业平均水平低得多的收益率。对此,银率网认为,尽管招行负责对项目融资方的资质进行审核,且还款来源是融资方的未到期应收账款,但实际上,招商银行在项目融资方和投资者之间,只是提供平台以及相对有限的风险控制,如若融资方不能如期还款,招商银行是不承担任何责任的。
产品信息透明度有待提高
招行小企业E家金融服务平台虽然被誉为首家银行版P2P网贷平台,但从模式上看,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贷P2P平台。
目前,招行P2P的项目透明度很低。从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金融服务平台上,只能找到对投资项目的介绍,简单显示融资方所属行业,而对融资方的资质、条件、地区和费用等情况却没有披露,即使客户通过在线咨询也无从得知。
而与招行相类似的民间P2C网站上,对投资项目标的的描述、担保机构简介及担保意见、资金用途、还款来源和风险控制措施等情况,都会在投资标的上做详细说明,这就能让投资者有更清楚的了解,能更好地让投资者自己做出判断。而“招行小企业E家”平台只是很简单的文字说明,投资者更多是基于对招商银行的信任。
投资者的信息完全不对称,只能选择相信招行对融资方的审核以及风险控制。招行既不承担任何的资金担保作用,那么在项目结束后,招行是否对融资方像银行贷款一样做贷后跟踪,以保证资金的实际用途以及控制未来的还款风险呢?这些情况投资者都不得而知,这让投资者如何完全信任招行的风险控制呢?
融资门槛高,中小企业够不着
现阶段,招行P2P项目的信息透明度较低,业内专家认为,这或归因于招行P2P项目所消化的大多还是招行的线下存量客户。站在融资人的角度来看,招行P2P的融资成本虽然不高,但此融资途径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并不适用。
且不论这种来自线下、再通过营业网点进行核实的经营模式让融资所覆盖半径变小,更重要的是,它只适用于在招行有对公账户的中小企业。从近几期的投资标的金额来看,最少的融资金额要96万,更多的是在几百万到一千万。另外,从已经融资成功的标的看,融资期限多在3个月左右,且都是以应付账款做担保,具体应是以银行承兑汇票做担保,借贷资金更多是做企业短期流转。相对中小企业来说,门槛还是偏高。综合来看,虽然招行P2P号称面向小企业,但从经营模式、融资期限和担保物看,并不适用于大部分中小企业。
银率网分析师指出,真正意义上的网贷P2P平台,是通过互联网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不对称,让融资服务更加透明,来降低融资者的成本、降低融资的门槛。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招行小企业E家”,会发现它虽然形式上通过互联网实现资金供给和需求者间的信息对称、资金互补,但在操作模式上,招行P2P平台更多还是依靠线下,利用互联网,整合线下融资方,相当于把传统的信贷业务搬到互联网上,并未体现互联网金融的真正意义,也无法解决更多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招行小企业E家金融服务平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