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1日,新上任的美联储主席耶伦在众院首次向国会就货币政策和经济状况提供证词时表示,将延续既有的货币政策,在缩减量化宽松(QE)规模的问题上暂时不会考虑全球其他市场的波动,这再次表明了美国缩减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决心。
对此,近期市场对于美国逐步退出QE是否将对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产生贬值压力有所议论和担心。这种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近些年,人民币虽然绝大多数时间呈现升值趋势,但是,也曾发生贬值预期及由此导致的实际贬值。2011年12月上半月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曾连续12天触及跌停;在2012年5月至10月初的半年时间中,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6.27元一度跌至6.35元,贬值幅度超过1%。
近期,在香港、新加坡、纽约等离岸市场上,人民币价格又一度出现下跌走势。香港是人民币最大的离岸市场,该市场汇率变动往往反映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某种预期,而且可能使预期得以实现。美国缩减流动性,第二次缩减QE规模至650亿美元,无疑对市场是有影响的。
但是,2014年人民币汇率是否将随美国缩减QE政策而形成贬值趋势,这将取决于多种因素,人民币汇率变动根本上还是取决于中国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即国际收支状况,包括经常项目收支和资本项目收支。美国缩减QE政策只会对资本项目中的部分交易产生直接影响,其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只是局部的而非全面的,因而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作用也是有限的。
刚刚过去的2013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高达3599亿美元,远超过经常项目顺差1886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427亿美元中,直接投资顺差占三分之二以上,达1708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了4314亿美元。到2013年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资产余额高达3.82万亿美元,是世界第二大外汇储备国日本的3倍多。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为2014年人民币汇率保持坚挺提供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2014年,预计我国的贸易和投资仍然会保持比较大的顺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最新预测显示,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可能达到3.7%,2015年增长将达到3.9%。世界经济的回稳增长有利于稳定和扩大我国的出口市场,增加出口需求。另外,中国全面推进改革,继续实施扩内需转换经济增长模式,有助于改善中长期增长前景,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这将继续吸引长期资本流入。基于此,得出对2014年我国国际收支形势的基本判断:贸易和投资仍然会保持较大顺差,国际收支总体也将保持顺差。顺差意味着全年外汇流入将大于外汇流出,或者是银行结汇高于售汇,从而使人民币面临的更多的是升值压力而非贬值的压力。
笔者认为,影响人民币在一段时间内兑美元持续贬值的因素主要是美元作为避险货币的职能和部分投资机构看空中国经济并引发羊群效应。
首先,2014年美元作为避险货币的作用有可能重现。前两次人民币兑美元显著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欧债危机造成资金偏向于避险资产美元,危机造成对美元的巨大需求,由于资金短缺,一些国际资本撤离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自美国于2013年8月宣布将缩减QE后,国际市场汇率已经历了两波冲击。印尼和印度股市、汇市暴跌,大量资金出逃,印度卢比兑美元价格曾在短短2个月间跌幅达28%。人民币虽然至今尚未受到明显冲击,但2014年遭受冲击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人民币有可能发生阶段性小幅度贬值。
第二种可能是,国际投机资本再次唱衰并“做空”中国,抛售人民币资产,并引发市场跟风形成羊群效应,从而导致人民币汇率走低。而且,自2013年年底以来,新兴市场正面临新一波冲击,“脆弱五国”(巴西、南非、印度、土耳其和印尼)正遭受外资撤离、汇率下跌、股票和债券市场重创等困境。这种形势极易造成新兴市场连锁效应,使中国的外汇市场更易受到波及和拖累。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的“蝴蝶效应”有可能再次上演。
当然,中国经济基本面因素仍然支持人民币升值。美国缩减QE政策将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贬值效应,但同时,美国经济向好有可能会拉动中国的出口,增加外贸顺差,又对人民币产生升值的影响。如果后一种影响力度超过美国缩减QE的影响,那么,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会超过贬值的压力。此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的公开表态判断,今后的政策是要保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在幅度上要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因此,2014年人民币汇率将更加体现市场的意图,如果跨境资本流动是双向波动的,意味着人民币汇率也将呈双向波动,而且双向波动将会成为一种常态,而非单向贬值或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