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中冶纸业拖欠银行47亿贷款事宜仍处于胶着之中,而截至目前,中冶纸业方面也尚未出台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个星期前,北京市银行业协会针对中冶纸业逾期未还款曾召开会议,要求各行统一对中冶集团启动维权措施,而在此之前的2013年12月13日,北京市银行业协会就已对协会中的会员单位及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对中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关联企业采取维权措施的通知》。
北京市银行业协会下发的文件中指出,对中冶纸业及关联公司采取:内部通报、停止办理融资业务,停止开立新的银行账户,对已开立的银行账户停止办理对外支付但不包括支付工资、养老保险、公积金、医疗保险、税收、还贷款本息。
此外,北京市银行业协会还向中国银行业协会及其他省市银行业协会通报进行联合维权的措施。
“从去年开始,除了北京银协外,其他十几家银行机构也找过中冶纸业很多次,中冶方面也成立了工作小组来处理这个情况,但一直没能解决,最后还惊动了国资委和银监会。”了解中冶集团的一名央企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但针对北京银行业协会采取的维权措施,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次致电中冶,截至发稿,未能获得其官方回应。
银行索债扩大债务危机
对于在海内外大举扩张的中冶来说,其此前埋下的诸多“地雷”也似乎正面临集中引爆的时刻。
“被中冶纸业拖欠贷款的那些银行始终没有得到确切的偿还消息后,除了向主管部门递交材料,部分银行还对中冶提起了法律诉讼,但中冶内部的子公司之间很难协调,问题一拖再拖。”接近中冶集团的知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事实上,中冶纸业的欠款风波发端于2013年3月,彼时,中冶纸业以央企内部整合的方式,整体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科工”)无偿划转至诚通集团,当时,中冶纸业资产总额为194.1亿元,负债总额为186.41亿元,而来自银行及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债务为145.65亿元。
但这笔资产重组后,债权银行却并未了解中冶纸业对此前遗留的债务问题如何解决,而在多次索债未果后,多家债权银行也向北京市西城区法院提出了针对中冶纸业的诉讼。有债权银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尽管中冶纸业已划拨给诚通集团,但相关债务问题还是会跟中冶集团沟通。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12月20日,中冶纸业集团本部对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交行北京市分行、北京银行、北京农商行、民生银行总行营业部、广大银行北京分行、平安银行北京分行、渤海银行北京分行、宁波银行北京分行、江苏银行北京分行10家债权银行的拖欠款项总计47.01亿元。
尽管中冶纸业已从中冶划拨出去,但中冶集团的债务危机并没有完全解除,其下属上市公司中国中冶的处境也堪称煎熬。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为增加公司现金流,在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中冶也密集转让了部分债权及资产。
2013年12月,中国中冶将国内最大的BT项目、总投资126亿元的珠海横琴项目中的50亿元资产收益权转让给建设银行(601939,股吧),而在此前的一个月,中国中冶还将旗下全资子公司中国三冶持有的鞍山市劳动路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债权转让给了中信信托,涉及资金13.2亿元,债务人为鞍山市政府。
“中国中冶的资金链非常紧张,一边是银行和机构来催债,另一边之前的工程款也还有拖欠的,之前还亏了几十个亿,要填这些窟窿不容易。”上述知情人士说。
来自中国中冶2012年发布的财报显示,其需要应对的财务冲击似乎还远不止此。财报中指出,中国中冶2012年报中短期融资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两项合计金额高达326.40亿元,这也意味着中国中冶2013年需要偿还的到期债务高达近300余亿元。
冒进苦果
作为一家此前以工程总包业务为主的央企,为获取更多的利润来源,中冶集团在过去的数年里也先后将业务扩展至矿产资源开发、房地产、装备制造等领域。
但事与愿违,一系列扩张举动后,中冶集团今日的处境则并未如当初设计得那般美好。
“虽然之前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冶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但中冶内部的问题由于根深蒂固根本得不到切实解决。”中冶下属公司一名匿名中层管理人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反映。
事实上,多名了解中国中冶的人士也向本报记者证实,作为一家以“拉郎配”形式组建而成的中央企业,“资金缺口是中冶目前最棘手的问题”。
来自中国中冶的管理层曾对外宣布,希望到2015年,中国中冶的利润结构中,资源开发将贡献30%,房地产业务贡献20%。但截至目前,这两块被寄予厚望的业务板块却似乎仍迷雾重重。
此前,中国中冶子公司中冶置业在摘得南京下关区滨江项目三块土地后,由于资金吃紧无力开发,在荒置三年后中冶置业最终不得不对其中两块地皮进行转让,而在此之前,中冶置业曾以合计177.61亿元的高价竞拍而得。
事实上,除国内的业务举步维艰外,中国中冶海外的矿产项目也始终未能给投资者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中冶的海外项目中以兰伯特角矿山为代表的项目由于官司纠纷等一系列问题均无法按期开工建设。而包括中冶金吉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瑞镍钴矿项目也同样惨不忍睹,仅2013年前9个月就亏损了1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