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法新 |
俄罗斯人引以为傲的艺术瑰宝有三:芭蕾、戏剧和马戏。芭蕾展现气质,戏剧洞见思想,马戏则是一种性格的反映。每逢寒冬,室外活动锐减,热爱艺术的俄罗斯人迎来室内演出旺季,马戏表演几乎场场爆满。
在俄罗斯看马戏,首推莫斯科大马戏团的表演。大马戏团剧场坐落于莫斯科大学附近,呈莲叶造型,是世界最大的永久马戏剧场之一。圆形舞台与环形看台类似漏斗结构,看似普通,其实暗藏玄机。舞台上方悬挂各类升降绳索,舞台周围地下有可升降铁丝保护网,看台上设有绳索固定桩。舞台与看台构成有机整体,便于互动,确保安全。
马戏据信起源于古罗马,最初的马戏以马为主,包括马术、骑乘、斗剑、战车竞技等项目。现代马戏除了驯马,有更多驯兽内容,如狮、虎、熊。
事实上,“马戏”作为统称,容易引人误解。俄罗斯的马戏,是舞蹈、特技、杂技、驯兽、杂耍等多种表演形式的融合,是想象力、艺术感、专业精神的体现,是声光舞美共同营造的梦境。
俄罗斯马戏注重展示人体力量与美感,空中技巧、驯兽和小丑表演尤其出色。按惯例,打趣是串场小丑的职责,驯兽师与演员大多表情庄严。
空中表演作为亮点之一,“惊险”二字不足以形容之。两名演员不使用钢丝保险绳,赤手空拳,凭借自身重力带动两个飞轮旋转,上下内外翻转、跑动、抛球、跳绳,看得人心惊肉跳。现场配乐的摇滚乐队配以密集鼓点、重低音节拍,愈发听得人惴惴不安。
在观看一次表演中,依偎在爸爸身边的小男孩张大嘴巴,眼睛一眨不眨;一个小女孩索性把头埋在妈妈怀里,不敢睁眼。直到演员结束表演跳下飞轮,观众方得长舒一口气,痛快地鼓掌喝彩。
同样没有保险绳,两名女子的绸吊表演少了几分惊险,带给人更多空灵俊逸之感。一人黑衣,一人白衣,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轻盈跃上两条从舞台天顶悬下的黑白宽绸带。两手张开,仅凭腿功勾缠绸带,上下自如,像松鼠跳蹿林间、猴子倒挂树枝,浑然天成,毫无涩滞。
还有欢快的跳绳绝技。短索长绳,交叉并列,大套小;演员叠罗汉,手撑地,花样迭出,几乎穷尽各种可能。演员穿明黄衣裙,戴夸张发饰,俏皮甜美。
表演高跷、蹦床、单杠、双杠的演员,看起来有体操底子,矫健敏捷,身手不凡。马上项目则是速度与激情、力量与灵巧的相融。演员在马背上倒立,贴马腹左右换位,身轻如燕,英姿飒爽。
手技演员的敬业精神,让人印象深刻。几轮让人眼花缭乱的多人传接棒、两人对抛棒,表演进入高难度收尾。一名演员需单手接住20多个轮番抛来的棒。连续两次,演员都因手中道具太多,接最后一棒时“失托”。观众善解人意,以掌声鼓劲。第三次表演终于完美收官,全场掌声雷动,伴奏的吉他、贝斯、鼓顿时一阵猛弹猛敲。
俄罗斯马戏兴起于18世纪,看马戏与看芭蕾一样,是当时俄罗斯贵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马戏始终是俄罗斯人钟爱的娱乐。如幻似梦中,人们笑逐颜开,如同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