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康32亿高价套现挑战IPO新政
2014-01-10   作者:记者 吴黎华 曾亮亮/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1月9日,拟在创业板上市的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赛康”)——同时也是多家券商极力推荐的热门申购股票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发行公告。
  不过,这一发行公告远远超出了市场此前的预期——这家公司的发行价格高达72.99元/股,对应2012年摊薄后市盈率达到了67倍,远远超过巨潮资讯网发布的创业板医药制造业加权平均静态市盈率55.31倍(截至2014年1月7日)。
  同时,这也是目前已经公布发行价格的8只新股中发行价格最高、发行市盈率最高的一只新股。不仅如此,根据发行公告,奥赛康此次发行股份数量为5546.60万股,其中新股数量为1186.25万股,控股股东南京奥赛康转让老股数量则高达4360.35万股。这意味着,控股股东将能够直接避开减持期限限制,直接套现高达31.83亿元。

  32亿元套现

  奥赛康的发行市盈率远远超出了部分券商的预计:国泰君安给出的合理价格区间为50-54元,齐鲁证券给出的询价区间为56.86-71.60元,安信证券给出的询价区间为60-70元,兴业证券则表示合理发行价格区间为53.75-64.50元。
  不仅如此,高达31.83亿元的老股套现也引发了市场的争议:招股说明书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30日,奥赛康的总资产仅为11.79亿元(合并报表,下同),这一数值仅为此次老股转让套现金额的37%。
  而按照证监会此前的口径,此次推出老股转让措施,主要是为了增加新上市公司可流通股数量,缓解单只股票上市时可交易份额偏少的状况,对买方报高价形成约束,进一步促进买、卖双方充分博弈,促进新股合理定价并缓解“超募”问题。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奥赛康的32亿元的套现,使得上述政策意图付之东流。

  产能不足困扰

  公开资料显示,奥赛康是一家从事消化类、抗肿瘤类及其他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目前拥有4条冻干粉针剂生产线,2条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2条原料药生产线以及2条进口包装线,拥有消化类、抗肿瘤类等37个品种67个规格的化学药物注射剂产品,其中包括33个冻干粉针剂品种和4个小容量注射剂品种。奥赛康此次IPO募集资金7.94亿元用于包括二期产能扩建项目等在内的5个项目。其保荐人和主承销商则为中金公司。
  从营业收入和利润数据来看,奥赛康招股说明书显示,2010年-2012年,奥赛康营业收入分别为8.14亿元、12.03亿元、20.4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9434万元、1.52亿元、2.42亿元。2013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9.94亿元,同比增长33.62%;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39.11%。奥赛康预计,2013年该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较2012年增长40%-50%。
  招股说明书披露的信息显示,奥赛康的主导产品为列入医保目录的奥西康,2013年上半年,其销售额为5.5亿元,毛利润为5.2亿元,分别占比为44.18%和44.92%。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上半年,奥西康的销量分别为1555万只、2140万只、2548万只和1494万只,平均销售单价则分别为35元、32元、37元和37元。
  正是得益于奥西康销量的持续增长,这家公司的业绩才出现持续增长。然而,一个让人担心的问题是,目前奥赛康只有2条普通类冻干粉针生产线和1条肿瘤药生产线已经获得新版GMP认证证书。
  而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简称新版GMP)实施规划,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的生产必须在2013年12月31日前达到新修订药品GMP要求。按照国家食药总局的意见,自2014年1月1日起,未通过新修订药品GMP认证检查的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生产企业或生产线一律停止生产。
  这意味着,奥赛康一半产能处于停产状态,产能不足问题未来或将成为困扰其业绩增长的一大难题。

  未来发展受制

  招股说明书显示,奥赛康在消化类和抗肿瘤类化学制剂药细分市场具有竞争优势,但公司2012年进行生产的普通药物冻干制剂生产线和抗肿瘤药物冻干制剂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已经分别达到99.86%、97.60%,公司未来发展已经受到产能不足的制约。招股说明书显示,奥赛康最大的募投项目就是花费5.6亿元进行二期产能扩建项目。
  而从奥西康的销售情况来看,招股说明书显示,2010年-2012年以及2013年上半年,奥西康的产销率分别为95%、102%、99%和100%,均维持在100%左右。报告期内,该公司普药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则分别为102.82%、119.40%、99.86%和118.04%,基本上处于全负荷状态。这也意味着,一旦未来短期产能出现缩减,这家公司将无法通过调动库存来弥补生产不足的问题。
  《经济参考报》记者9日试图就上述问题致电该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但始终未能接通。记者随后又给公司发邮件,但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回复。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华谊兄弟频遭减持 引拉高套现质疑 2013-11-01
· 券商业绩回暖 各路资本趁机套现 2013-10-31
· 马云减持华谊兄弟套现2.6亿元 2013-10-30
· 三五互联炮制重组闹剧 伪利好助实控人套现 2013-10-25
· 创业板四周年记:股市玩蹦极 高管忙套现 2013-10-2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