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资金面紧张、宏观经济增速担忧、市场融资压力加大等多重利空因素共振,上证指数上周周跌幅达到5.07%,创出自2011年6月份以来的最大周跌幅。此前上证指数周跌幅超过5%的最近一周是2011年5月23日-27日,其间上证指数从2858点单边下跌至2710点,单周下跌5.2%。尽管相距逾两年半时间,但不论从上证指数技术走势,还是两个时点所面临的基本面因素,都具有较强的相似性。 2011年,受2009、2010年超过10万亿的货币投放政策的持续性影响,投资增速高企,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达到25%,4月份更上升至25.40%,一季度GDP增速高达9.8%,经济呈现出过热态势,通胀压力逐月加大。CPI在3月份超过5%,达到5.38%,4月份继续维持高位,为5.34%,并于7月份达到6.45%的高点。为控制通胀,央行不得不提高基准利率,分别于2010年12月份、2011年2月份和4月份间隔很短的时间内连续三次提高存款基准利率,流动性开始趋向紧张。同时,多次加息后,经济增速开始下行。此外,市场也面临着银行股再融资、IPO和股改大小非解禁抛售等融资压力。不可承受的多重压力,让上证指数在5月23日-27日那周破位下跌,略有反复后便开始了下半年的持续下跌,直至年底。 再看当前的情况。尽管目前市场面临的并不是宏观经济过热,但与2011年5月相比仍有很多相似性。首先,目前通胀压力呈上升趋势,央行在逐步收缩货币。在翘尾因素的影响下,CPI在明年一、二季度都将在高位运行,通胀问题不能轻视。同时,中央已下定决心,降低经济杠杠、坚决转型。因此上半年央行将有意维持偏紧的流动性环境。其次,市场也将面临IPO重启、优先股和大量再融资、大小非解禁抛售的融资压力,市场资金面状况堪忧。此外,在改革进程加速中,改革的短期阵痛将不可避免,宏观经济增速可能持续下行,市场将受到伴随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带来的上市公司盈利下行压力。上述颇多相似性,是否提示我们从历史中找到对市场未来行情演绎的启示呢? 目前由于资金面紧张引发了市场的持续下跌,但在央行周二终于重启逆回购情况下,A股市场参与者的紧张情绪得到了缓解。不过从交易所回购利率变化看,短期利率回落不明显,中长期相对较为明显,短期资金压力还在。央行上周通过SLO定向投放的逾3000亿元资金将在周内陆续到期。如果央行不继续逆回购操作或通过SLO定向投放资金,那么肯定会加剧市场流动性的短缺,估计2014年1月5日的例行准备金缴款后短期紧张才会有所改善。近期市场对资金面的忧虑主要表现在对银行板块的持续杀跌,因此市场依然需要消化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股的估值重建,只有银行板块企稳才代表市场对资金面忧虑的化解。 值得关注的是,上证指数周线形态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底的走势与今年6月以来的走势非常相似(无论在波动幅度和持续时间上,后者均约为前者的一半),反弹中的两个高点形成典型的M头形态,并均以幅度达5%的单周跌幅下跌到M头的颈线位置。本周四,各大指数再次拉出中阴线,深证成指率先出现本轮调整新低,上证综指“貌似”跌破不规则双头颈线。 虽然持续下跌后,市场面临技术性反弹,多方或依托2000-2050点抵抗,但在资金面和基本面均偏向负面,而政策面的改革利好也已被市场充分消化的情况下,中期市场或将持续走弱。投资者不妨继续保持谨慎,低仓位运作,适当关注防御性特征明显的医药、食品饮料等板块。同时注意创业板的投资风险,随着股指的下跌,主板公司估值进一步下降,将促使创业板整体估值回归的时点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