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每一笔投资交易信息都将需要登记,10万亿理财产品将迎来透明化时代。
今年6月,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一期运行,2011年起发行的所有理财产品都要登记产品端信息,包括申报、发行、终止三大类等级要素,共74个数据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个权威渠道独家获悉,近期,监管层分批次组织了各家银行进行二期系统操作培训,并下发系统操作手册和数据元规范试行版。
目前,各家银行已开始二期系统信息录入或前期准备工作,涵盖存续期跨2012年12月31日和2013年1月1日(含当日)以后发行的所有理财产品(含已终止产品)。
二期登记内容由一期的产品端信息延伸至投资端信息,共包括理财产品募集总量、存续期、投资资产及负债、持仓信息、投资交易、估值共六大类登记要素,共196个元数据。
根据培训内容,目前系统上线板块包括募集总量和存续期登记,其他功能模块也可登记,但正式上线前仍存在部分数据元变更的可能性。
其中,交易信息登记板块将于2014年1月1日后上线,届时每只产品的持仓信息将由系统按照录入的交易信息自动计算生成。
值得注意的是,登记系统对非标准化债权类投资(下称“非标资产”)录入进行细化,与“8号文”规范非标相呼应。同时,监管层对理财资金的具体流向监控也更清晰。
盯住“非标”:登记每笔交易
根据培训材料,投资资产及负债登记要素有151个元数据,主要反映产品具体投向及持仓情况。产品一旦开始投资,发行机构需在当日(最迟次日)完成信息登记。
“很重要的一点是,监管层首次对理财产品投资资产进行类型划分,便于全面了解理财资金流向。目前各银行对资产分类标准和口径有所差别,较难真实反映资金流向。”某股份行资管部门人士说。
投资资产包括现金及银行存款、债券及货币市场(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属于此类)、非标准化债权类投资、权益类投资、金融衍生品、代客境外理财投资QDII、商品类资产、其他金融资产、其他共9个一级分类。
监管层有意进一步规范非标资产。
二期对非标资产的分类比“8号文”更清晰,包括票据类、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信贷资产转让、收/受益权、交易所委托债权、应收账款、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其他共9种。
同时,非标资产所募集资金实际投资项目和项目的实际融资人也需要登记。
“资产明细由银行自己操作,少数银行有一些隐蔽的非标投资,随着资产分类统一口径和持仓信息披露,监管层能准备把握银行非标规模和占比,银行会减少隐蔽的非标投资。”上述股份行资管部门人士说。
投资交易信息登记后,以理财产品投资资产或负债为对象,发行机构要按照一定频率报送其单位估值(含净价和全价)信息。原则上,估值信息应逐日报送。其中,非标参照债券现行报价方式折成百元单位报送。
“估值是为了更方便地将理财产品净值化、标准化,可能是为后期采用净值型的银行资管计划扩容做铺垫,目前银行大多数都是预期收益率型产品。”普益财富研究员吴泞江说。
监测资金流向
除了通过统一资产分类和监测非标数据外,监管层还将加强对理财资金流向限制性行业的规范。
二期有一个必填数据元:非标资产所募集资金实际投资项目是否属于限制性行业。如果是,还需注明是哪类限制性行业。
限制性行业类别有房地产(保障房除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铁公基”行业、“两高一剩”行业、其他。
对此,某中小型城商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说,理财产品特别是资金池和类资金池产品的资金流向并不清楚,目前存在限制性行业通过理财产品融资的情况,但未来这种方式可能受更多限制。
同时,在资产类别上,其他金融资产包括信托计划,保险(放心保)、券商、基金发起的资管计划及其他资管计划。
多位银行人士指出,需要录入二期的信息银行内部系统都有,但是目前得全部将产品信息打印出来,再一一手工录入,且需要核对,工作量非常大,希望能增加对接端口将数据从银行内部直接导入二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