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极一时的债券型基金,正以超过市场预期的速度加速走下神坛。
临近年末,债券型基金发行遇冷,以及大面积遭遇净赎回,成为市场的关键词。而这一现象反过来也使得市场对接债市资金链条的担忧不断升级。
日前,上海某基金公司高管受访时证实,银行渠道债基销售已经陷入低迷,与今年六月份钱荒时,保险公司大幅赎回债基不同,目前新发债基遇困,主要是因为普通投资人对债基认可度突然低迷。
与此同时,按照多家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的说法,在老债基赎回中,机构客户成为赎回的主流。
在这一背景下,业内人士多数预判,债市行情未来仍将持续调整。不过对于这结果的分析逻辑,不同债基经理之间仍存分歧。
本报记者了解到,部分债券型基金由于预判失准,此前调仓中换入不少长债品种,如果债市走熊持续,这类基金业绩将遭遇较大考验。
债基预判失误前后
在债基市场遭遇机构赎回,普通投资人认购低迷的背景下,债券投资经理这一群体,正在集体性陷入“责怪央行货币政策”、“责怪资金面趋紧”的逻辑之中。
目前多数市场人士认为,非标业务扩容替代债市资产需求,影响了债市资金面,期待银监会“9号文”整饬非标业务,促进资金回流债市。
“不能一味的指责资金面原因,资金面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六月份以来,央行明确要求债券型基金降低杠杆,但是很少有债基经理真正履行。”
华南某知名债基经理指出,彼时不少市场人士判断,央行会通过政策调整降低融资成本,促成债基降低杠杆,不过这一逻辑显然并不成立。
实际上七月份以来成为债基走势分化的分水岭,约有20%的债基获得了正收益,不过同时,多数债基出现亏损,甚至亏损率接近甚至超过10%,或与不同基金经理彼时的预判分歧,以及调仓换券的投资操作有关。
这一矛盾进入11月份之后开始更为明朗,譬如金鹰基金一只债基单月净值跌幅达到12%以上,就在基金经理一边倒的抛售,却缺少买入盘的背景下,个券交易价格持续下跌,继而引发投资者对债基市场的担忧陡然升级。彼时多数债基经理并没有准确预判市场的走势,六月份之后,不少债基经理态度比较悲观,预判未来国内经济将面临通缩的担忧,因此在调仓时加大了对于长债的配置。从彼时不少基金公司发布的市场观点来看,基本佐证这一逻辑。
“市场并未按照这一预判走向,7月份开始经济数据开始复苏,CPI等经济指标也开始三季度初见底回升。”上述基金经理指出。
也是因为这一判断,不少基金经理将持仓大面积换为长券品种,因此在接下来的市场转变中,导致风险骤然升级。
与此同时,六月份曝出“钱荒”之后,亦有不少债基经理认为,资金面紧张只是暂时影响。
“现在亏得比较惨的债基,主要是因为当时基金经理把短债换成了长债。”上述基金经理指出。
谁之过错?
在判断监管层通过“9号文”对银行“降杠杆”,促进资金回流债市的同时,债券型基金本身或许并未反思,自身的高杠杆成为推倒债市多米诺骨牌的主要原因。
“整个债券市场三年小牛市,杠杆率非常高。这很危险,风险与收益完全不匹配。”按照上述基金经理的观点。在该基金经理看来,融资成本高昂的背景下,个别现券收益率水平却不具备吸引力,这种交易本身并不健康。
也是因此,在多重因素导致债基遭遇净赎回时,债基经理大面积抛售债券,却没有资金出面接盘。
“谁跑得早可能损失小,目前的债市估值模式,90元的债券估值100元,当大家开始恐慌性抛售时,价格因此迅速进入下跌通道。”上述债基经理指出。
而在上海某基金公司高管眼中,前期监管层整饬债市代持和养券,使得债券的交易活力大降,也是债基经理预判失准的原因之一。
显然,随着监管层对于债市整饬的延续,未来债基经理将在新的游戏规则下适应新的市场转变。
从目前市场发行情况来看,债基通过自身规模效应改善资金紧张仍待时日。债基的平均募集规模,从年初以来持续下降,由年初动辄数十亿的募集能力,下降到目前平均不足10亿份的水平。
而从个别债基的赎回数据来看,多数刚刚经历申赎日的债基赎回达到大半。
“机构是赎回的主力,譬如此前机构青睐的分级债基低风险份额,约定4%-5%的收益水平,对于险资来讲已经毫无诱惑。”北京某基金研究人士同一天受访时认为,根据监管层的新要求,已经放开险资对于非标资产的投资限制,相比而言,非标的投资收益率明显更为可观。
“市场恐慌已经过头,债券有票面收益支持,目前建仓,可以享受低成本建仓带来的成本优势。”上述基金公司高管指出。不过他同时认为,未来债基交易活力仍将很难看好,债市整体走势短期之内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