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本报披露了招行通过“小企业E家”平台,一个名为“e+稳健融资项目”的投融资平台悄然上线,目前已经完成6期项目发行、融资,融资1.29亿元。
消息一出,“招行进军P2P”的消息弥漫金融界。
记者查阅招行官网交易记录,自9月18日成功“撮合”第一笔业务,单笔交易规模呈现放量,由121万已飙升至5000万。一些网贷行业人士开始有所惊慌,声称银行进入网贷冲击大于阿里巴巴。
同时,该项目还款资金来源为银行兑付凭证,也有人士对本报记者质疑称,招行在利用该平台“另一种方式”操作承兑汇票。对于银行兑付凭证的具体内容,招行在融资计划书中并未予以详细阐述。
更有不少互联网金融人士揣度,通过该平台,招行可以腾笼换鸟,将原有低利息信贷资产打包标高卖给投资者,节省信贷规模接新业务。
但无论如何,正如招行一位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那样,“刘行长说这次调研(10月14日在深圳调研互联网金融)就是来看我们怎么做,听我们的想法,没有做任何表态。这个业务是在监管机构备案并获得批准后才开始做的”。网贷行业是商业银行可行的一片新领域。
@P2P理财分析:P2P被越来越多的认可,不过银行只借用了P2P的形式,没有完全意义的遵循P2P规则,且收益不会高于专业P2P公司。
@七面:这个应该是p2b,所有都是投向企业融资项目的
。银行毕竟有风控和资产端的优势,因而对于风险厌恶型投资者更有吸引力。
@新新贷:不必过分纠结于小企业e家是不是P2P,这是招行第一步动作。以招行的野心,这只是更大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前期布局。国内P2P公司能让银行放下身段,做一些草根的试水,启发银行做创新,有积极意义。
@团贷网唐军:招行P2P只做承兑汇票,是对的。因为招行的汇票本来就是要给客户自己去别的银行贴现,招行赚的是手续费。这样直接给老百姓跨地域网银投资就贴了!
@24乘7:看来招行还是保持着他对互联网的嗅觉和网银的NO1。
@金融所财管中心:某分析师认为,招行闯入P2P领域,其用意与互联网企业相比恐怕有大不同,更可能是基于“监管套利”的意图。所谓“监管套利”是指大型金融机构利用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监管规则或标准,选择监管相对宽松的市场展开经营活动,以此降低监管成本、规避管制和获取超额收益。
@范小刚闯天涯:才发现陆金所无抵押贷款的年化收益是指留存资金的收益,不考虑每月返还后的存量资金减少啊!那算起来哪有8%-9%,也就4%-5%!招行P2P似乎也是这样的,还是货币基金业界良心!
@王小禅:腾笼换鸟。银行会加大理财产品销售,可以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同时,将原有低利息信贷资产打包标高,并以高于一年期存款的年化收益卖给投资者,使原有存量信贷规模下降,节省下来的资本金可以支持银行的新业务。但银行一旦将表内资产表外化,势必风险加权资产飙高,中长期来看对银行实际利润的增长比较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