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康那本《晃晃悠悠》风靡高校、火遍全国的时候,我有点不以为然。小说也读了,不光是这一本,还有后来的《支离破碎》和《一塌糊涂》。但总觉得故事里那些文青与姑娘们的颓废生活距离自己太远,也不理解朋友们的推崇——你们难道不都和我一样过着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清淡日子么?不都是笨拙热烈谈着校园恋爱的普通青年么?完全属于自己的活动空间也就是一张单人架子床,晃悠得开么? 事实也证明,我这些当初颓废、慵懒、晃晃悠悠行走在校园里的同学们,既没有支离破碎,更没有一塌糊涂,毕业后都像石康一样去“奋斗”了,每个人都在迈向成功的康庄大道上奋勇前进。而我当初不喜欢石康的小说,也许就是不喜欢这种伪颓废?当年啸聚三里屯的北京青年中,石康其实是真劳模,不单出名趁早,还早早进了作家富豪榜。 世易时移,今天的我却成了石康微博的忠实粉丝。我认真地阅读了他旅居美国前后的每一条微博(我认为这些言论汇聚成册要比《晃晃悠悠》有趣得多)。只言片语中透露出的生活状态其实挺可爱:一个醉心于异域食物和调料的减肥者,一个坚持运动并阅读大量运动科学书籍的胖子,一个奋力背单词却鲜少跟当地人打交道的外国人……但他终于还是和我们周围大量涌现的、有知识爱运动的中年精英们不太一样,因为他还是忍不住要做个犀利的批判者。 他批判的是那些任凭你换了护照都换不掉的难移秉性——懒惰、不诚实、缺乏科学精神、不懂数学、精力不集中……这是海外中国人里少有的态度,突然从大国民变成少数族,谁不想夸夸俺家乡好?谁又愿意深挖思想根子、自曝其短?好比一个人换了新装,你不去说旧衣服的不是,却不识相的挑剔人家身材。真讨厌,不是么?还有一次他批评中国女人——真是要把防火墙内外的男女老少都得罪光了。 尽管饱受争议,尽管多次声称有写微博的时间不如拿来写小说赚钱,天生的强烈表达欲和活跃思维还是让他发了两三千条微博。他热切的诉说对于西方文化和美国生活的悦慕之情。他那些诸如美国超市有“二十多种菜叶子”,成千上百种调料的称赞在网上收获了大片揶揄之声,不乏新老移民对他发出“没见过世面”的嘲笑,然而什么又算是见过世面呢? 可这个胖子不在乎,当然他也不在乎否定自己,他时常说自己是“农民”。凡此种种,让我感受到一种思维奔腾的乐趣。所以我开心的守着石康的微博,好奇十年之后的他会说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