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机构在经历前期“防御”后,本周一开始在低估值蓝筹股上强力反击,并以此试探能否完成“二八”转换,即资金从估值严重过高的中小股票流向代表国家利益的蓝筹股上。 这既在预期之外,也在预期之中。一方面,乐观机构对A股市场的涨跌把控得很好,空方阵营迟早会出现分化;另一方面,新进场资金不会去碰累计涨幅巨大,且估值偏高的中小股票,启动前银行股的市盈率不足5倍,低估值蓝筹股正好成为乐观机构的狙击对象。 回顾今年A股行情,上证指数自2444.80点下跌起,深市成交金额开始高于上交所。此后市场活跃资金便一直聚焦于挖掘节能环保、TMT等新兴行业及创业板的个股行情,并由此推动创业板指数于近期创出历史新高。当前,市场成交量分布再次出现拐点,沪市成交金额开始超越深市成交金额。尤其是本周一沪市成交金额超越深市逾两成,沪市成交金额的超越幅度仍有扩大趋势。面对这一拐点,笔者认为,市场正以其自身的语言向投资者清晰地表明,资金对低估值蓝筹股的关注度正逐步提升。 首先,8月份数据显示: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速很可能告别年初以来不断下滑的态势,由于经济内生增长力量有所恢复,经济复苏短期还将延续。今年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20.3%,增速比1-7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而这也是今年以来首次回升;消费增长也保持着平稳的态势,8月名义和实际消费增速分别是13.4%、11.6%,分别比上月回升0.2和0.3个百分点;随着以美国、欧盟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复苏力度加快,8月出口增长7.2%,增速较7月份提升2.1个百分点,对于经济的拉动明显;需求好转较大程度上提振了企业生产,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10.7%,环比增速0.93%,分别比7月份加快0.7和0.02个百分点。 其次,相对较好的中报业绩和历史低位的估值水平有助蓝筹股。中报业绩方面,上半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累计为11359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沪深两市总市值最大的前50家上市公司(以8月30日收盘价为基准的总市值)实现净利润总计8767亿元,同比增长13.37%,净利润占比77.18%;总市值在前51-200位的150家上市公司净利润总计为1197亿元,同比增长13.93%,利润占比10.54%;总市值排名200以后的其余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合计1395亿元,同比增长4.25%,利润占比12.29%。估值方面,市值前50名的整体市盈率仅6.5倍(以中报业绩简单测算2013年全年净利润,下同),前50-200位的整体市盈率19.38倍,排名200以后的整体市盈率达36倍。大市值蓝筹股的中报业绩增长整体上远好于中小市值个股,而估值却处于历史低位。与市盈率高逾50倍的创业板相比,蓝筹股的吸引力日益增加。 第三,多数创业板个股的“伪高成长”,或将促使部分活跃资金退出小盘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部创业板上市公司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153亿元,同比仅增长2.26%。其中,市值前20大创业板公司实现净利润286亿元,同比增长28.96%,整体市盈率59倍;而其余335家创业板公司实现净利润867亿元,同比却下降4.27%,整体市盈率53倍。中报揭示出多数创业板个股正在“裸泳”的现实,在此情况下,部分创业板的参与资金为寻求风险与收益的匹配将逐步退出,并有望进入低估值蓝筹股。 改革,尤其是制度创新将成为新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预期是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核心议题。随着大会的临近,改革政策红利将获得市场资金的持续深入挖掘。金融改革、土地改革和城镇化为新一届政府经济政策的三大核心,也将会是改革红利的核心领域,相关细分行业和龙头公司将成为改革红利的最大受益者。 金融股本周的走势似曾相识,虽然走势比去年12月至今年1月弱,但在金融改革大背景下,以银行股为代表的金融股将再次成为市场焦点,并将吸引一部分增量资金介入,也将成为压倒前期风光的中小股票的最后一根稻草,创业板指数的调整尚未到位。此外,土地概念、环保等板块以及代表国家利益的蓝筹股也值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