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拍落幕 亿元拍品未现
市场过渡平稳
2013-09-02   作者:龚继遂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字号

    2013年春拍大幕已落。整体而言,今年的艺术品市场与去年同期大体持平,并没有出现媒体人士等所预言和期待的回暖,但是成交总额也没有明显下降,多种原因造成了这种结果。
  总体来看,今年春拍和秋拍,以及艺术市场近期的发展都会在控制品质、维持规模、积极拓展新买家和新门类、继续尝试画廊交易和电子商务等一系列综合措施的基础上平稳发展。想短期内回到2010年和2011年的市场热潮和市场规模,既不现实也不可能。由于本届政府推行稳健的金融政策,通过适度的金融紧缩来逐步挤出资产泡沫和应对结构失调,所以艺术品市场价格虚高、规模虚胖的现象,正在被稳健经营、真实成交所替代。
  体现在成交价格上,今年春拍没有任何单件超过亿元的拍品,鉴于往年天价拍品相当一部分并未达成真实成交,因此,“天价”不应成为衡量艺术品市场繁荣与否的指标。从真实成交、及时结算的情况来看,把关注点放在10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的成交品,更符合中国目前藏家的购买力,也足以引领中国艺术品市场价格结构的健康发展。之所以没有单件过亿元的拍品,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单价千万元级别以上的拍品数量稳中有升,这说明艺术品作为资金配置的概念已在财富阶层深入人心。艺术品的文化特点、投资艺术品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交易经验的高门槛以及艺术品市场不受或较少受到宏观经济紧缩政策影响的特点,使收藏者依然对于这一投资门类充满信心。
  从拍卖行的成交总额来看,春拍中有4家拍卖行大拍成交总额大体持平,其中两家在北京,两家在香港,也似乎预示着近期中国艺术品市场拍卖的格局。这种格局,一方面说明了香港和内地作为交易中心的竞争,影响到艺术品资产持有人对送拍地点及藏品储藏地点的选择,这也将推动类似艺术品保税区交易、仓储服务、艺术品保险等相关政策面和产业面的发展。4家拍卖行一线拍卖的交易规模,也成为彼此之间品牌竞争的重要因素。而品牌则关系到对稀缺资源的争夺,由此也必然引发买家资金的不同流向。
  就品类拍卖而言,中国书画依然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主力军,占据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总额的53.71%,北京地区表现尤其突出,所占比例为63.45%。就香港而言,瓷杂及油画和当代艺术板块,较内地存在明显优势,传统书画在香港所占份额为12.4%。今春,业内动态最值得关注的是各拍卖行乃至整个收藏界对新兴板块的群倒和关注,其原因既有当代美学强调求新求变的驱动力,也有过去数年艺术市场蓬勃兴盛使传统门类价格透支,因此需要新的投资门类的趋利诉求。以目前受到学术界和拍卖行广泛关注的新水墨为例,不同的拍卖行和不同收藏群落对新水墨外延和内涵有着不同的界定,而学术界所强调的新水墨,与当代的传统水墨作品(如范曾、何家英等人作品)的主要区隔,不仅体现在审美诉求的转变,也影响到图式、题材乃至创作速度和创作数量,并与当代艺术有着一定的交集和重叠,这些特质引发了藏家关注和投资者的兴趣。然而由于总量有限,很难在拍卖市场中形成任何有意义的规模效应。
  业内动态的另一方面,是某些拍卖公司对电子商务的重视和开拓,这种革新的销售方式,如果能有适度保真、重视质量的加持,有可能为低端、低价作品乃至于成长期的新人新作提供一个比传统拍卖大得多的交易平台和受众群落。付得起和受众广这两个特点使艺术走进生活,广大观众和普通藏家从拍卖行的观看者变成了电子商务艺术品的收藏者,极可能大量拓展可交易艺术品的就业人数及地域风格。同时,由于电子商务互动便捷,不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交易模式,也可能影响对画家的成长、风格的筛选、共识的形成等因素的整合,产生一些传统商务所始料不及的神奇功能。同时,在平台上销售的艺术品会受到从产业政策到金融投资等诸多层面的共同关注和培养。可以说,受到淘宝网启示甚至正在和淘宝网合作的艺术电子商务必将为中国艺术品交易翻开新篇章,形成新格局。
  从今年的宏观形势及上半年的艺术市场表现看,下半年的艺术品交易依然会在类似的规模水平上平稳开展。但由于下半年在艺术市场高峰时期入市的基金已经进入兑现期,因此这些基金资产是否会利用新发基金来接盘,或者是否选择入市套现,都将对艺术市场的整体表现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2013年春拍关注上海价格:天价背后的玄机 2013-07-09
· 书画春拍未见天价 市场回归理性 2013-07-08
· 2013春拍当代油画遭遇滑铁卢 2013-07-03
· 春拍艺术品市场由寒转暖 2013-06-27
· 今年春拍不见天价神话 2013-06-27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