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人民币在8月16日创下历史新高后延续了近2周的盘整,然而当新兴市场国家正深陷资本流出引发的货币危机之时,人民币的坚挺表现已属十分抢眼。专家认为,中国的经济基本面决定了人民币长期升值的趋势,而充足的外汇储备在面临市场动荡时能提供一定缓冲。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教授在昨日上海举办的一场沙龙上表示,在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大幅贬值、发生货币危机之时,中国因经济基本面(良好)及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所以发生危机的可能性要小得多,且经济基本面的稳定决定了人民币仍将长期处于升值趋势中。 受美国将于9月缩减量化宽松(QE)规模预期影响,美国、德国和英国国债收益率近期普遍上涨,全球逐利资本也出现从新兴市场国家流出迹象,这使得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大幅下挫。在昨日亚洲交易时段,印度卢比对美元再次下挫至纪录低位1美元对68.74卢比,而印尼盾对美元在周二大幅贬值3.9%后,在昨日亚洲交易时段又刷新了4年来的新低。与此同时巴西雷亚尔、南非兰特等其他新兴市场货币在近期也纷纷大幅跳水。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表示,与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我国的资本项目放开程度较为有限,外汇储备规模较高以及采取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资金骤然离境的风险不大。而即使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出现新一轮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也会在可控范围内。 尽管对于资本项目的管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中国较少受到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然而丁志杰教授称,资本项目可兑换意义重大,人民币可兑换改革是中国更深层次融入全球化的政治基础,将使中国经济体制可运行机制发生根本性变革。对于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方向,丁志杰教授进一步表示,由于外汇短缺中国长期实行宽进严出的外汇管理体制,对资本流入限制少,对资本流出尤其是境内居民的资本流出限制严格;未来一段时间资本项目可兑换重点是放松、取消对境内机构、企业、个人持有外汇资产的管制,改变过去宽进严出的模式,“十二五”期间中国有条件基本完成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