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是经济世界最复杂、最难理解的变量,没有之一,因为汇率本质上代表着开放背景下一国与其他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货币关系。如果说其他经济变量涉及到的经济关系是单维的、平面的,那么汇率涉及到的经济关系则是多维的、立体的。
而在各种货币汇率里,美元汇率又是最重要、最易曲解的变量,没有之一,因为美元始终是超然于其他货币、真正具有世界货币特征的主权货币。
但无论是市场还是理论界,对美元汇率都存在片面和陈旧的认识,以至于很容易迷失在美元汇率变化和现实经济动态相互背离的迷雾之中。结合各种来源的汇率数据和各类均衡汇率决定理论,笔者以为,当前市场对美元汇率存在数据表征和运行机理两方面的认知误区。
首先,市场对美元汇率变化的整体性认识几乎都是片面的、矛盾的,甚至是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元汇率自始至终都缺乏一个全面、客观和有效的表征数据。
经常听到和看到媒体和市场人士热议“美元升值或贬值”,这里,如果没有加上特定的双边货币对象,即“美元对某某货币升值或贬值”,那么严谨的意思应是美元作为一种主权货币兑其他所有主权货币整体升值或贬值。也就是说,如果未明确表示为双边汇率,那么所谓的“美元汇率”应是美元兑一篮子货币的价格。美元最著名的一篮子汇率就是美元指数,该指数由美元兑欧元、日元、英镑、加拿大元、瑞典克朗和瑞士法郎的双边汇率按57.6%、13.6%、11.9%、9.1%、4.2%和3.6%的权重加权计算得来。从一篮子货币的构成就可以看出,美元指数只是美元兑少数主要发达经济体主权货币的相对货币价格。
很明显的,构成过于单一,导致美元指数和市场所感知到的美元汇率变化存在较大差异。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过去一周,国际金融市场经历了极为剧烈的大幅震荡,包括印度卢比和印尼盾在内的诸多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甚至引发了一系列的政府干预,但美元指数上周仅从81.29变化至81.36。由此可知,作为最常用的美元汇率表征数据,美元指数未能全然反映国际汇率市场和美元相关的重要变化。
能够更好、更全面反映美元汇率变化的,是包括更多货币的一篮子汇率,最权威的是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美元名义有效汇率的月度数据。具体而言,BIS提供两种口径的美元名义有效汇率,一种是窄口径数据,数据长度从1964年开始,货币篮子里总共包括27种货币(包括美元在内);另一种是宽口径数据,数据长度从1994年开始,货币篮子里总共包括61种货币。
将美元名义有效汇率和美元指数做个对比,美元指数的不精准性就一览无余。例如,2013年7月,宽口径名义美元有效汇率(下文所取用数据均为宽口径)为100.59,较上月升值0.59%,同期美元指数却是下跌1.82%,从7月国际汇市双边汇率的全局数据看,美元名义有效汇率更准确地描述了美元整体性的变化趋势。
更值得强调的是,笔者通过测算发现,美元指数不精准是一种长期现象,而且这种现象正渐趋严重。
1994年至2013年7月的234个月份里,有76个月份出现了美元指数和美元名义有效汇率变化趋势相反的反常情况,反常比例为32.48%;2010年以来,这一比例上升为34.88%;2012年以来,反常比例进一步升至36.84%;2013年以来,7个月份里有3个月份两者发生背离,反常比例升至42.86%。由此可见,美元指数越来越难以担当起描绘“美元汇率”变化态势的核心指标,市场始终紧盯美元指数,不可避免会产生很多认识误差。
重新认识美元汇率,势必需要逐步摒弃美元指数,选择更加精准、更能包容美元兑新兴市场货币趋势的新变量。美元名义有效指数看上去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替代指标,但遗憾的是,BIS只公布月度数据,且公布时间较为滞后,无法及时反映美元的快速变化。
所以,美元的数据表征问题可以简单归结为:美元指数具有即时性,却不具有精准性;美元名义有效汇率具有精准性,却不具有即时性。截至目前,金融市场和国际机构尚没有提出一个有效的数据解决方案,这使得市场对美元汇率的认识始终处于混沌和偏差之中。
数据问题表面上是技术方向的,实际上也包含思想上的误解。很多媒体和市场人士对汇率的认识缺乏常识,经常混淆一篮子货币汇率和双边汇率。
无法区分双边汇率和有效汇率,只是常识性错误。对于美元汇率,市场和理论界还存在更深层次关于运行机理的认知误区。
经过近十年紧贴市场的美元汇率研究,笔者以为,这种认知误区体现在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
一方面,有一种观点十分流行,那就是长期内,全球经济多元化势必导致美国经济霸权日渐式微,进而会使得美元汇率不断贬值。
美元贬值的确是长期趋势,但这种因果逻辑有待商榷。美国经济长期地位是否在下降?IMF的占比数据显示如此,但IMF统计全球GDP时使用了基于购买力平价的汇率进行折算和加总,这种方法实际上高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经济体的占比地位,而低估了美国经济的占比地位。
此外,2013年7月末,美国调整了GDP统计方法,在纳入知识经济后,美国1929-2012年实际GDP规模被平均上修10.47%(名义规模年均上修2.78%)。如果IMF的数据能反映这种新变化,美国经济地位可能并不像市场普遍认为的那样下降迅速。
而且,即便美国经济占比在缓慢下降,这也并不意味着美元货币地位会下降。国际机构最新数据显示,2008-2012年危机并没有对美元造成较大打击,反而是给美元最大的对手——欧元以致命损伤,美元在全球贸易结算、国际支付、国际商品计价和金融产品发行中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因此,美元汇率长期运行机理可能和多元化具有一定相关关系,但未必有因果关系。
另一方面,经济学领域的汇率决定理论一直在不断更新,这实际上表明,影响并决定汇率的要素正在不断被发现、被强调,包括相对通胀、利率平价、相对经济增长和资产选择,都对汇率短期和中期变化产生影响。但笔者发现,影响汇率的因素越多,越难以理解汇率短中期的趋势变化。而美元汇率更是经常和基本面要素变化相背离,原因在于,美元具有根本上的特殊性。
美元是全球唯一具有一定世界货币特征的主权货币,这使得美元汇率短期和长期的运行机理都不同于其他货币。全球化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更多经济体、更大程度加入“美元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美元运行的短期和长期逻辑是统一的,即美元汇率既会在这个“美元世界”里发生一些自然的币值变化,又会由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发生一些人为的币值变化。这两种变化的长期方向是一致的,都是倾向于缓慢贬值,这也与美元实际的长期运行轨迹相同。
而在短期内,美元汇率这种内生变化方向会由于一些特殊情况发生扭转,决定长期贬值趋势是否在短期持续的,是全球化和危机这两个阀值变量。如果有危机,美元避险需求激增;或是全球化倒退,“美元世界”边界扩张受阻,且美元贬值给美国带来的边际效用不足,那么长期贬值就会暂时被短期升值所取代。
这个基于美元国际货币地位,融合短期和长期的美元汇率运行机理就是“DO/DO机制(Depreciation On/ Depreciation
Off机制)”,笔者曾于2013年3月在本专栏《DO/DO机制和美元逻辑》一文中进行过阐述。从近期美元汇率经常有悖于市场共识的运行轨迹来看,“DO/DO机制”依旧有助于理解美元汇率的变化。例如,近期市场普遍预期美国经济强势复苏会带来美元同步升值,但实际上美元不升反贬,根本原因在于,美欧复苏伴随着全球化的再度加速,进而触发长期贬值阀门重新开启。
总之,美元汇率近阶段一系列“反常”状况表明,市场需要重新认识美元,走出数据表征和运行机理上习惯性的认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