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工人在拆违办指挥下,爬到一栋别墅违法搭建出来的楼顶上,抡动大锤。警戒线外,居民围了一圈,有人悄悄议论,更多人拍手称快。
近日,各地违规别墅不断曝光,北京的“空中花园”,深圳的“楼顶庙宇”……
在上海,2010年拆除在建违法建筑61万平方米,2011年67.58万平方米,2012年109.1万平方米;同时,每年拆除存量违法建筑均在300万平方米以上。
但是,新建的违章建筑仍不断冒出来:某处会所高楼悄悄地“长”高了一层,楼顶上添了一圈员工宿舍;上百年房龄的老房子上非法加层,有的把原来的2层房子建造成4-5层;花园别墅不知不觉又多了几百平方米的阳光房、地下室……
是相关技术不规范,是法规遭遇执行难,还是部门扯皮无人管?
拆个违章建筑,为啥老是这么难?
一夜间,半堵墙变一间屋
前一天才砌起的半堵墙,一觉醒来,已上了房顶,一间屋耸然而起。
看着邻居在眼皮底下火速盖了间违规房,小顾心里颇不是滋味儿。“为啥他能盖,我不能盖? ”
此前,小区有人向物业反映,向城管举报。上边来了两个人,也只是现场劝阻,做了登记后离开,业主照盖不误。
见举报不生效,执法人员也没有对违规现场进行查封、扣押。有人开始转向,于是,跟风搭建蔓延。
“违章建筑在建时,及时查处最有效,但在具体执行中遇到了坎儿。 ”市人大代表陈继刚说。
据悉,2009年8月实施的《上海市拆除违法建筑若干规定》赋予行政机关对正在搭建的违法建筑的当场处置权,而2012年1月开始实施《行政强制法》后,因为对正在建和已建成的违规建筑没有作严格区分,快速查处机制受到“限制”,执法难度加大。
按照《行政强制法》第44条规定,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应当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
为与《行政强制法》衔接,《上海市拆除违法建筑若干规定》做了相应修改,要求“依法拆除”。“这与先前的当场拆除程序相抵触,客观上使对在建违法建筑的处置及时率和拆除力度大打折扣。”市法制办法制监督相关人士说,尽管市里作了相应的调整,比如在处置环节,执行受理新增违法建筑举报后2小时到场,存量违法建筑24小时到场的规定。但到现场的工作人员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缺乏法律依据支撑,处于拆也难、不拆也难的尴尬境地,以致部分当事人有恃无恐地继续搭建。而等到房子已成既定事实,再去拆遇到的阻力就更大了。
如果按照法律程序,强拆走流程要多久?“理论上4个月,但通常要一年,如果当事人不配合等导致取证难,有些二三年还无法走完强拆这一程序。”还有居民瞅准时机,专门乘着节假日、夜晚等时段突击搭建,因为根据《行政强制法》第43条,“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
”
“很多人就是存侥幸心理,认为盖起来的房子就难拆了,殊不知,这样的损失更大。”一位区县拆违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有位居民在国庆假日加盖楼层,执法人员劝其立即停止施工,可他不听,继续搭建。假日结束后,执法人员实施强拆程序,“如果一开始拆只损失几千元,现在却亏了数万元。”
“硬骨头”,谁都不愿啃
本市某一花园住宅区,每套别墅的面积约为250平方米,还有些房主嫌不够。他们将房屋原来的围墙拆除,分别向外延伸2-4米重新建造围墙,并在扩展的围墙上重新开设门、窗及搭建二楼阳台。有的还拆除了花园与公共绿地间的隔墙。
一位装修工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有面积200多平方米,当初购房花了300多万,现在售价近700多万,如果大门再往外或往上扩点,建筑面积就很容易扩到300平方米,这就能卖到近1000万,一下子多出300多万,而成本只需20来万。
面对慢慢长大的“违建”别墅,物业表示制止无能为力,相关部门也因“执法权”产生的纠葛而按兵不动。
到底谁来拆,似乎是件头疼的事儿。比如天井,本该属于房地部门管的,但如果透出的部分,占用了公共空间,就算城管管了。再比如,同样是搭在花园里的违建,如果花园是写入房产证的“私家花园”,违法搭建就归房管部门,如果是公共绿地性质,就属于城管。
根据
《上海市拆除违法建筑若干规定》,违法建筑的执法由规划、房管和城管三家部门分工查处。“法规分工明确,但实际运作中,每个违法建筑的情况都很复杂,很多情况交叉不明,大家都不太愿意出头啃这块‘硬骨头’。”一位拆违工作负责人叹苦经。
如果部门间出现扯皮,区县拆违办具有协调、指挥的权利,可是拆违办能指挥得动吗?据记者了解,很多区县的拆违办主任由城管副大队长兼任,而城管属于绿化市容局下属单位:“一个部门下属副职要去领导、指挥所在部门的领导和同级的两个部门,这是不现实的。”
如何避免部门之间扯皮?本市有的区县也在探索,比如浦东新区扩大城市管理执法局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范围,对查处违法搭建的部门进行整合,统一查处违法建筑的职能归由城管执法局管辖。浦东城管浦兴分队就形成了一家执法、联动管理的共建氛围,摸索出“建新即拆,拆违整新”的拆违模式,基本实现“新账不欠,老账逐年清还”的良好控违局面。这样的探索并不多。
没有施工图,违章如何认定
眼前这栋别墅既没有“长”高,也没有“长”胖,只是内部全部换了“胆”。但执法人员毫不留情贴上 “违法建筑”的标签。
原来该别墅是80年代产物,当时的户型格局为“小厅大卧”,没有地下室,车库也很小;别墅易主之后,新业主大胆改造,按照目前流行的“大厅小卧大厨大卫”重新设计,还打通了地下室,拓宽了车库。
按照相关政策,如果没有形成危房的房屋,不允许私自改建,这套别墅没有进行报批,显然属于违章。
拆违为啥这么难?有不少受于技术之困,拆违工作负责人告诉记者,像别墅重构之类的违章,算容易认定的类型,有的违章建筑因为缺少历史档案,很难判定。
早期的很多房子没有施工图,执法人员在认定过程中,常常纠结于“哪些部分是违法的,哪些部分是不违法的。”本市某个80年代小区,70%以上的居民住宅全部重构过,有的仅仅改了户型;有的改装幅度就大了,不仅扩大外围,还加装了阳台,因为缺乏档案资料,执法人员花了很多功夫去调查取证,至今还未有明确说法。
“违章建筑已经和主体建筑融为一体了,怎么拆?”让执法者更困惑的是,拆违技术也很复杂,如果拆得不得法,对合法建筑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个后果谁来承担?
曾有一个案例,执法人员按照法律程序拆了违章屋顶,但没过几天,这户业主家的墙壁开裂,房屋还漏雨,因为拆违破坏了房屋的合法建筑部分,业主就将拆违队告上了法庭,最后以调解结案。
“我们不是畏难而不敢拆,违章建筑的认定、拆除非常复杂,涉及到一系列法规、技术方面的因素;但不少没有明确的规定,界限比较模糊,客观上造成了拆违工作的难度。”长期从事拆违工作的一位执法人员认为,拆违要有法律、法规给予有力支撑,要有技术规范,面对《行政强制法》颁布的新情况、新问题,建议早日修订《上海市拆除违法建筑若干规定》。
他山之石
国外如何治违章搭建
美国:门口种点花草也得申请
在美国,建房子得向专门的委员会申请,建什么样子,用什么材料,业主如果想扩建一个车位,门口种点花草等都得政府说了算。
纽约布鲁克林区有一户人家在自家三层楼房边增建了一座两层小楼,结果被市规划局要求限期拆除。房主不听劝告被告上法院,法院三次下令未果后,市府强制执行判决,房主为此掏了几千美元请一家建筑公司将违章小楼拆掉并将垃圾运走,而且还被罚款5万美元、监禁60天。
英国:强拆自建“泰坦尼克号”
在英国,由于土地私有,土地所有者想在自己的土地上搭建什么房子是个人的自由,在房子上加盖一层也是合法的,但需要到当地议会或者规划局等部门报批一下建筑计划。申报后,就有人来视察,看看报的规划是否有安全隐患,会不会侵犯到邻居的权益;申报下来就可以建,建完相关单位还会来审查。
如果不提前审批,只能面临强拆的命运。英国男子斯坦
弗拉瑟花费6年时间,在自家花园中打造了一条长达30米的“泰坦尼克”号模型,足有原版泰坦尼克号的1/8大!当地政府称,由于弗拉瑟家居住的房子以前是税收征管所,属于在市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文物保护建筑,而他的那条仿造船已经超出一楼花园4个平方米,事前从未申报,因此属于“违章建筑”,必须限期拆除。
意大利:卫星定位彻查违章建筑
意大利政府用卫星定位,对比政府建筑许可规划,来彻查违章建筑。目前已经在包括那不勒斯在内的意大利南部发现大批违章建筑,据说可增加税收4.72亿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