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料照片 |
|
这是一份堪称优秀的成绩单:今年上半年,上投摩根新兴动力基金以41.55%的收益率位居榜首,登上了2013半程股基“冠军”宝座;同时,上投摩根双核平衡基金也以23.94%的收益率摘得了股债平衡型基金的冠军头衔。
在“中考”业绩出来后,市场纷纷对上投摩根青睐有加,很多人更是以“股基状元”、“业绩靓丽”、“全面开花”等华丽辞藻为之加冕。一时间,上投摩根俨然成了明星基金公司。
面对上投摩根的风光表现,多位基金界资深人士向记者透露,虽然上投摩根阶段性业绩亮眼,但其公司内部人才短缺的困局也随之凸显:有三位基金经理“一拖三”,一位基金经理“一拖四”;部分基金产品频繁更换基金经理,致使这些基金的业绩江河日下。一时的“业绩招牌”遮不住人才困局,上投摩根曾经的“群星计划”几近夭折,其距离“常胜之师”还很遥远。
“一拖多”成家常便饭 “明星基金”拖成“平民产品”
今年以来,由于新产品的集中发行,以及原有基金经理的跳槽,导致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出现多位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而同一位基金经理管理的不同产品之间也出现了明显的业绩分化,尤其是新接手产品频繁演绎业绩“变脸”。
今年上半年,杜猛管理的上投摩根新兴动力基金以41.55%的收益率位居股基榜首,成为2013半程“冠军”。杜猛成了明星基金经理,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公开资料显示,除了上投摩根新兴动力基金之外,杜猛还“挂帅”掌管另外两只新产品:上投摩根智选30和上投摩根成长动力。
这两只新产品均于今年发行并成立,其中上投摩根智选30成立于3月6日,上投摩根成长动力成立于5月15日。业内人士称,像这样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连续接管两只新产品,在国内基金业实属罕见,对基金经理的挑战也非同一般。截至7月31日,上投摩根智选30的回报率为14%,而上投摩根成长动力的回报率却是-2.90%。
除了新产品的集中发行外,上投摩根基金经理频繁离职,其他基金经理中途接手,也导致“一拖多”现象频现。
据银河基金统计数据显示,在股债平衡型基金中,罗建辉管理的上投摩根双核平衡年内总回报达到23.94%,位居第一名,成为上投摩根上半年斩获的另一个“冠军”。在掌管上投摩根双核平衡和上投摩根大盘蓝筹两只产品之外,今年6月20日,罗建辉又被增聘为上投摩根成长先锋的基金经理,与唐倩共同管理该产品。但事隔10多天,唐倩于7月8日宣布离职。罗建辉中途接手,成为“一拖三”的又一位基金经理。鉴于人手紧张,上投摩根大盘蓝筹于7月22日公告增聘“新手”徐茂平为基金经理,以减轻罗建辉的压力。
而截至7月31日,上投摩根大盘蓝筹的回报率为25.83%,上投摩根成长先锋的回报率为17.44%,在336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分别排名第42位和第91位,业绩还算差强人意。
此外,董红波也是因为中途接手其它产品,成为上投摩根又一位“一拖三”的基金经理。公开资料显示,董红波之前管理着上投摩根健康品质生活和上投摩根中小盘两只产品,于5月27日又被增聘为上投摩根中国优势的基金经理,与杨安乐共同管理。然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杨安乐就于6月20日离任基金经理一职。
而更换基金经理导致上投摩根中国优势业绩大幅滑坡,截至7月31日,上投摩根中国优势以-14.78%的回报率在146只同类产品中排名第145位,几近垫底。上投摩根健康品质生活和上投摩根中小盘分别以22.88%和5.78%的回报率在336名同类基金产品中排名第57名和第205名,业绩分化十分明显。
业内人士称,基金产品频发和人才流失加剧,所导致的“一拖多”甚至基金交叉管理,都会给基金业绩带来伤害。由于基金经理精力有限,且不同基金品种风格各异,“一拖多”会使基金经理分身乏术而疲于应对,从而严重影响基金业绩,甚至将“明星基金”拖成了“平民产品”。
基金换帅像“走马灯” “后妈”带来一堆后遗症
与“一拖多”现象相并行的是,基金经理频繁更换的现象在上投摩根也不鲜见。
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和阿尔法基金曾经双峰并峙,为公司旗下两只老牌五星级基金,深得投资者的青睐。但是,这两只基金后来历经波折,业绩可谓江河日下。2012年9月至12月,短短3个月时间,上投摩根阿尔法基金就三度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
上投摩根阿尔法始出于明星基金经理吕俊之手,后由公司投资总监孙延群掌舵。在孙延群辞世后,交给了基金经理王孝德和吴鹏共同执掌,实行双基金经理管理制。去年8月10日,网曝基金经理王孝德与某女调情聊天、言语猥琐。去年9月8日,上投摩根公告称,因工作需要,吴鹏不再担任上投摩根阿尔法的基金经理,至此王孝德开始单独管理该基金。
经过两个多月,去年11月27日,公司再度发布公告,上投摩根阿尔法增聘欧宝林为基金经理,与王孝德同时执掌该基金。而10多天后,12月8日,王孝德又被宣布解聘(据称当时阿尔法在该公司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垫底)。自此之后,该基金就由欧宝林一人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彼时,欧宝林还是上投摩根刚刚从嘉实基金挖来不久的“新人”。
公开资料显示,欧宝林自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在中德安联任研究员,从事研究方面的工作;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在国海富兰克林管理有限公司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在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2010年12月至2012年7月任嘉实主题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2年7月起加入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记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自从单独管理上投摩根阿尔法以来,欧宝林对其大幅变动重仓行业,由原来的分散式多行业涉猎,逐渐变成集中一两个行业的类行业基金,“押宝”特质明显。
2012年年报显示,该基金重仓行业有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业和采掘业等五个行业。而2013年二季报显示,该基金重仓行业迅速“瘦身”,只剩下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两个行业。期间大幅减持了交通运输仓储业、金融保险业、采矿业股票,同时增持了制造业、批发零售业股票。
自欧宝林独自掌管上投摩根阿尔法以来,至今半年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虽然欧宝林动作频频,但却并没有给基金业绩带来多大改善。去年年终考核,上投摩根阿尔法以-7.17%的回报率在289只同类产品中排名第286位,位列倒数第四。而今年以来,该基金以4.97%的回报率在336只同类产品中排名第218位,依然处于第三梯队。
根据专家的分析,股东矛盾、考核压力、激励缺位、理念冲突等因素都会导致基金经理离职。而基金经理频繁变动,必然会增加基金投资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影响基金的潜在收益,同时也会给公司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群星计划”中途易辙 “常胜之师”成色不足
2009年下半年,上投摩根针对投研团队首次提出了“群星计划”,公司不再寄望于一两个特别明星的基金经理,而是要开拓一个群星璀璨的局面。在上投摩根的官方网站上,这家公司所展示的愿景是:通过优异绩效和专注服务,建立与投资者的长期关系;成为基金行业中最好的和令人尊敬的公司。
上投摩根副总经理、投资总监冯刚指出,公司把打造“常胜之师”的着眼点落在两个地方:首先是着眼团队磨合,产生红利。其次是把团队精力落在最能产生业绩的立足点上。冯刚还强调,基金公司的立身之本实际上就是给基民或者投资者赚钱,这是硬道理。
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今年上半年,杜猛管理的上投摩根新兴动力基金夺得2013半程股基“冠军”,这为上投摩根基金公司赚足了眼球。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只“状元”产品最近一个月的业绩却经历了“蹦极式”下跌,月度业绩排名跌至300名开外。
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7月31日,上投摩根新兴动力最近一个月的回报率为0.19%,在同类产品中排名第332位,相较于6月底的第1名,已大幅滑落330多名,成为摔得最惨的基金产品。今年以来,杜猛在新兴动力基金的基础上又连续执掌两只新产品,加入“一拖三”的队列,业内怀疑业绩跳水或受此拖累。
据Wind数据显示,上投摩根共有16位基金经理,25只基金产品。也就是说,平均每位基金经理掌管着1.5只基金产品。北京一家知名券商的基金研究人士向记者坦言,上投摩根基金产品和基金经理的相对比例并不算高。但是问题出在不同基金经理掌管的基金数量和规模严重失衡,基金产品一边倒地向少数几位基金经理倾斜,这与公司倡导的“群星计划”相去甚远。
除了杜猛、罗建辉和董红波等几位“一拖三”的基金经理之外,还有的基金经理管理着四只产品,如赵峰就管理着上投摩根强化回报、上投摩根分红添利、上投摩根岁岁盈、上投摩根天颐年丰等四只产品。与此相反的是,有的基金经理只与别人共同管理着一只基金,如杨逸枫与张军共同管理着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徐茂平与罗建辉共同管理着上投摩根大盘蓝筹,相当于每人管理着半只基金。
相关数据还显示,最近两年来,上投摩根有5位基金经理离职,又新聘了7位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变动率达到50%。专家分析称,这一高频的基金经理变动,也造成了团队磨合中或多或少的效率损失、决策损失甚至是投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