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2-2013)》(下称《报告》)判断,受利率市场化和一系列严格的监管措施影响,今年,银行业净利润增速可能将下降至8%左右,并且,银行业利息收入和营业收入的增速也将会进一步下滑至10%左右。 受实体经济运行、宏观政策调控和金融脱媒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商业银行仍将面临多方面挑战。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称“今年全年盈利增速继续放缓,整体景气度继续下行,生息资产增势有望保持平稳,净息差将继续有所收窄,中间业务收入难现高速增长,不良资产仍可能有所反弹。” 《报告》指出,从短期来看,此次贷款利率管制的放开,对银行业的经营和盈利情况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相对较为有限。这主要是因为政策主要是对占比不高的利率下浮贷款的定价产生一定的下拉作用,而对于利率上浮和以基准利率发放的贷款来说,原先定价已经较为市场化,不会因为这次的政策再发生大的改变。 不过,总体来看,银行业利润增速出现拐点的可能性不大。并且,2013年,银行负债业务规模将稳步提升,增速继续下降,将低于2012年的水平。存款“理财化”趋势凸显,资金流向趋于多元化;存款“定期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主动负债加快增长;同业负债占比快速提升,负债资金来源更趋多样化。 参与《报告》撰写的多位银行业内专家还认为,“目前货币供应增速较为平稳,总体流动性较为充足,发生流动性过度紧缩的可能性很小。商业银行总体存贷比在一季度末为64.68%,比上年末的65.31%还有所下降;流动性比率为45.36%,仅比上年末略有下降。同时,银行业盈利保持平稳增长,资本较为充足,风险防御能力持续较强。” 尽管,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不大可能爆发系统性的流动性风险,但是,2012年,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部分行业和地区贷款到期无法偿还的情况有所加剧,不良贷款增加呈典型的“区域集聚、行业集群”特点。《报告》分析称,从区域看,长三角、江浙地区(尤其民间借贷发达地区)是不良率上升最主要的区域,成为不良贷款的重灾区。从行业上看,钢贸、光伏、造船等产能过剩的制造行业,依然是银行不良贷款增长的高发行业。从产业链条看,由于上述行业的生产流通及上下游企业大都集中在长三角和江浙地区,从而使得银行业资产质量的区域风险与行业风险具有较高程度的重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