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散》、《秋鸿》、《泛沧浪》……光看这些古香古色的曲目名字,一股宛如松风野泉的气息已扑面而至。恍惚间我还坐在CBD艺术中心里,享受着郑州市古琴艺术协会会长李一凡为台下知音手挥七弦,扫云弄尘。
7月28日晚,一场古琴公益演出正在进行。赴会静聆琴音的古琴爱好者中,不乏大学教授、机关干部、商界精英等。从主办方郑州市古琴艺术协会了解到,近年来一股“古琴热”在郑州正悄然流行,距2010年古琴演奏会在CBD艺术中心首次公演至今,短短3年时间,郑州古琴爱好者的人数迅速飙升,古琴热度看涨由此可见一斑。
有人说,在喧嚣的滚滚红尘里,藏一把心爱的古琴,弹一首古曲给自己听——还兼顾了投资,挺好!
拍场上爆发正能量
自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成为继昆曲之后我国第二项入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也使得“古琴”慢慢苏醒。
在中国嘉德2003年春拍会上,一把唐朝“九霄环佩”琴,以346万元成交,创造了当时中国古琴拍卖的世界纪录。
可以说2003年是一个分水岭,让先前“曲高和寡”的古琴收藏迈入了一个新纪元。至此,古琴改变了千百年来清冷孤寂的形象,开始走入大众视野。近几年,古琴的价格从十万、百万、千万元级别跨入亿元门槛,不断刷新的成交价,让藏家们逐渐认清古琴收藏潜在的“爆发力”。
2010年,古琴拍卖更是天价迭出。在北京保利5周年秋拍中,一张北宋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帝御铭的“松石间意”琴,以1.37亿元的天价成交,中国古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此琴之所以能以高价成交,除了古琴本身所具备的收藏价值外,更重要的是其除了为宋徽宗御制外,还有乾隆皇帝的御题。
及至2011年,古琴拍卖市场持续升温,古琴拍卖价格继续攀升。其中,唐“大圣遗音”伏羲式琴在中国嘉德春拍会上以1.15亿元成交,成为目前第二件过亿的乐器。尽管如此,古琴圈业内人士仍认为,“古琴的春天”远未到来。“现在一幅好的字画都能卖三四亿,何况琴是‘四艺之首’,因此,古琴收藏的升值空间依然很大”。
目前古琴存世量极其稀少,能作为文物的古琴更是稀缺。拍卖价格的不断攀升和数量稀少密不可分。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变革的动荡,能有幸保存下来的古琴,尤其是流传有序、有据可查的名琴更是寥若晨星。曾有业内人士称,目前存世的历代名琴数量应该不会超过2000张。
藏古琴要选斫琴家
在拍卖场上愈演愈烈的“古琴热”,很快也“烧”到了民间。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惊为天人的古琴表演者,也把这股热潮推到了顶峰。现如今坊间流传的白领“四大俗”——看话剧,学古琴,喝普洱,练瑜伽,也被戏作古琴渐热的“佐证”。
郑州市古琴艺术协会会长李一凡先生认为,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和流失,而古琴重回人们视线,唤起的不仅仅是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还催生了人们对古琴收藏的热情。
收藏的热情,又催热了古琴市场的升温,新制古琴的行情也一路看涨。从几百元到上百万元,价格悬殊,让人仿佛雾里看花,如何选择,还真是个难题,因为古琴的制作和挑选具有太强的专业性。
那么如何收藏古琴呢?专业人士给我们的建议是——除了音色、款式、材质的专业建议和指导,选择斫琴师是非常重要的考量标准。
古琴业内都知道“三分材,七分斫”,好的古琴基本全部出于斫琴师个人之手,好音色必须要求纯手工制作。纯手工和琴内部的构造是有必然联系的。
很多购琴者会陷入一个价格误区。有的人觉得价格越贵琴越好,有的人则认为价格越便宜的越合算,其实选购一把琴最重要的是综合性价比。同一个人的作品,肯定老杉木的要好些,可不同的斫琴师就无法比对了。技艺高超的斫琴师往往用最差材质做的琴,也比一般的斫琴师用最好材质做的古琴要好。
所以,收藏古琴首先确定自己能够承受的价格,然后在这个价位里挑口碑好的名斫琴师,这样才是正途。
据了解,近几年,不仅拍场文物级古琴凸显正能量,古琴市场上新生代的斫琴家只要是名家名琴,价格也在成几何级倍数递增。所以,只要收藏正确,便会有升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