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私募对定增的热情爆棚。
“公募一哥”王亚伟“奔私”之后,唯一的一只私募产品“昀沣”在不久前扩大了投资范围,新增通过基金专户等方式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
不过,进入6月以来,“定增”从风水宝地变成杀机暗伏。截至7月9日,在今年实施过定向增发的134家公司中,51家公司的股价低于增发价,破发率接近四成。
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6月份股市大跌及中报业绩的“转折”,下半年的定增市场恐怕变数较大。
私募热衷定增
据公告中称,“昀沣”的投资顾问,即王亚伟的深圳千合资本,要求在“昀沣”的投资范围中增加“以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基金专户等方式间接投资国内依法发行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及认购通过该方式所投资股票的配股、派股和转增股”事项,并就此提请受益人大会进行审议。
“此次王亚伟特别明确地提出将通过基金专户等渠道参与定向增发,算是其投资策略的一个新变化,从专注于二级市场选股转向到关注一级市场投资机会,他应该也是看中了目前震荡市况下,定增一二级市场差价带来的投资机会相对稳定些”,上海一家阳光私募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事实上,今年前五个月,随着A股市场的逐步回暖,被冷落了好长一段时间的上市公司定增也再度升温,并成为公募、私募等众多机构争抢的“香饽饽”。特别是进入二季度以来,私募参与定增的次数明显增加,其中就包括阳光私募产品通过投资基金专户来参与定增。
据基金专户业务人士透露,一些私募公司的资金量比较小,无法独立参与上市公司的定增,所以会通过购买基金公司专户产品的形式参与定向增发,有的私募还会专门成立有限合伙制产品或信托计划等投向定增。而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基金专户扮演的角色通常只是通道而已。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中基金专户身影频现,截至目前,基金公司今年以来共参与定向增发165次,获配售资金近406亿元,而这部分资金绝大多数来自于基金专户。
上海一位参与定增的私募总经理赵沁心向记者表示,今年以来股市回暖是私募参与定增的最主要动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参与定增的途径增多,可以通过有限合伙、基金专户、券商资管等通道,较前些年便利不少。
此外,参与定增的机构收获颇丰亦是一大诱惑。统计数据显示,至7月1日,财通基金今年以来累计参与定向增发的金额已近30亿元,累计参与定增项目14个,浮盈2.3亿元。
另据私募排排网的统计,截至7月1日,以“定增”策略著称的博弘数君旗下的定增产品今年以来也收益颇丰,业绩增长普遍在18%以上。
“博弘数君定增系列与王亚伟的‘昀沣’同为外贸信托下的私募产品,也许正是博弘数君旗下产品的表现给了王亚伟‘灵感’。”赵沁心说。
风险隐现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6月以来,在银行间市场“钱荒”等多个负面因素的冲击下,A股市场突现一路暴跌,定增市场亦受到侵袭,再度露出了狰狞的本色。
7月4日,黄河旋风发布公告,宣布撤回正在接受证监会审核的定增方案。资料显示,该公司去年年底抛出的定增计划,今年4月26日向证监会提交了申请,并获得了受理。然而,时间只过去两个多月,筹划了近一年的定增便戛然而止。
无独有偶,7月2日,湘鄂情也曾公告,欲向证监会撤回定增议案,原因亦为近期股价表现低迷,使得认购对象北京金盘龙文化发展中心信心不足,最终放弃认购。
“股价出现倒挂,认购方不愿出高价,而上市公司又不愿低价增发。除非上市公司愿意签订保底协议,否则,结局只有放弃增发。”长江证券分析师刘元瑞表示,下半年,中报业绩或是进一步压倒股价的“稻草”,尤其会在传统行业上市公司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同花顺iFinD统计,截至7月9日,近一年内发布并仍在推进的再融资预案里,仍然有104家公司的每股现价跌破了增发预案中发行价格的下限,最高跌幅超过了50%。
7月里公告定增预案的,万好万家、松辽汽车、国机汽车、杭氧股份等均陷入了股价倒挂的尴尬,即使近两个交易日股指反弹,但至7月10日收盘,它们的股价还是分别低于增发预案下限15.42%、7%、4.7%和11.7%。
有分析人士指出,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再融资破发潮有卷土重来之势。而除了受大盘整体下跌的原因外,定增预案前的股价拉抬以及定增定价本身存有水分,也是破发的重要原因。
“随着机构及普通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判断越来越理性,加之市场舆论监督的加强,盲目增发的上市公司将会越来越遭到投资者‘用脚投票’。”广发证券投行部的一位负责人说,尽管定增市场目前仍旧依托于股市行情,项目收益与市场走势存在较大正相关,但投资者未来对定增项目的选择将更为重要,如果参与的定增项目成长性一般,或存在缺陷,则损失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