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联储提前退出量化宽松预期的影响下,美元开始明显走强。与此同时,伴随着资本逐渐流出亚洲,亚洲货币也开始显著贬值。
然而,在整个亚洲货币的贬值浪潮中,人民币的走势却显得异乎强劲。
在澳大利亚市场的调研显示,很多澳洲矿产主原本考虑使用中国的重型机械设备来取代日本制造的产品,但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这些企业毅然选择价格更加便宜、但质量更好的日本机械产品。
这也体现了整个中国制造的困境,由于产品优势不多,一旦丧失了价格优势,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也将明显下降。
而在价值链的下游,中国制造竞争优势的削弱,则更加需要引起决策者的重视。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制造的真正竞争对手是东盟国家。从世界整体的制造业格局来看,中国是全球出口的最终集散地,资本来自于发达国家,原料来自于东南亚、非洲以及大洋洲等国家。中国作为全球制造工厂的优势在于,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以及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在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选择人民币不贬值的策略,通过降低本国货币的波动赢得了市场的尊重和关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更是将“世界工厂”的头衔揽入囊中。
毋庸讳言,目前来看,中国过去的优势正逐步丧失,以越南和柬埔寨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拥有更加廉价和年轻的劳动力。与此同时,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也导致了中国的先发效应被不断侵蚀。
在过去的几年中,人民币伴随着亚洲货币的整体走强而走强,相对而言,中国仍然勉强维持着本国制造的竞争力,但今年以来的人民币再度升值,则让很多投资者开始考虑未来资金的投向问题。
今年年初以来,人民币相对印尼盾已经升值超过14%,对新加坡元、马来西亚林吉特以及泰铢的升值幅度则大约都在6%左右。需要重视的是,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额超过4000亿美元,东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哪怕是1%的汇差,对于两个经济体来说,都意味着数十亿美元的贸易额。更加重要的是,中国出口与东盟出口产品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替代效应,这从很多国际厂商的设厂选择中就可见一斑。
另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是,在安倍晋三再次当选日本首相后,日本开始重视与东盟之间的合作,并增加了对东盟的投资和援建,这背后挤压中国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在日本的支持下,很多东盟国家也开始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和贸易政策采取了更加强硬的态度。
由于中日之间冲突不断,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日本厂商对中国的投资已经变得越来越谨慎,同时更多日本公司采取了所谓的“中国+1”策略,即在中国投资的同时,也会在东盟国家选择建设相同规模的工厂,以避免出现一旦两国摩擦加剧,其生产链被迫断裂的问题。
面临这样的处境,中国应该认真考虑自身产品的竞争力问题。首先,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是否已经超越了自身产品的升级进程。当然,竞争力是相对的,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人民币相对其他亚洲货币的升值幅度;第二,如何通过其他政策来帮助企业提升自身产品的质量和竞争水平。中国的出口型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对市场信息和市场竞争环境的把握并不成熟,同时中国的商业银行也不太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较多的信贷支持。需要指出的是,在本轮所谓“钱荒”后,在整体流动性收紧、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可能出现进一步的降低,这无疑将加剧中小企业的生存难度,并可能恶化其国际竞争力。
人民币的币值越来越受到资本流入而非经济基本面的影响,这应为决策层重视,从这个角度考虑,真正回归并盯住一篮子货币,对于稳定经济和出口商的预期来说,也更加重要。同时也需要配套减税等举措,来切实减轻企业的负担。信贷支持方面,则需要引入更多的民间资本,建立更多的民营银行,来帮助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