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写《烂片为何还能有高票房?》其实是想表达中国电影市场各方面都还没有放开,更没有成熟。尤其是动不动就动用行政手段保护电影,好像中国电影天生就多愁多病,非要加以爱护才能茁壮。但是由于这种保护也是采取偷偷摸摸的形式,不敢正大光明地拿出手示人,搞得现在很多电影上映都跟心里有鬼似的。没有一个公开、公正和透明的电影机制,我们总觉得那些烂片占据那么多的排片时间,长期占据影院的资源是对观众的亵渎。 但是,时至今日,我突然觉得我上周说的观点还不够严谨,忽略了很多重要的东西,不如就补充在这里。 这一周内,电影市场最大的变化就是《小时代》的上映,一周时间攻下了将近三亿的票房,而且比起《富春山居图》来,又烂到了下限。周黎明说:“《小时代》跟它那同月面世的前辈《富春山居图》有着极为相似的套路,即对于财富和美色进行毫无品位的想象及不遗余力的堆砌;但《富春山居图》的渲染进入了坎普的境界(尽管那是无意识的),而《小时代》却把虚假伪装作单纯,故连吐槽的乐趣都无法提供。” 我从不认为《富春山居图》的渲染进入了坎普的境界,一部胡乱堆砌毫无美感的电影怎么可能跟坎普联系起来,笑掉大牙。至于《小时代》现在所争议的比如说拜金主义价值观、暴发户式的人物、影楼美学,乃至毫无特点与故事的串联,我都没什么兴趣。我唯一赞同周黎明的是这样一部电影把我们对烂片的下限的忍耐力又提升了很多。但是,面对众多影评人的炮轰,一边倒的是票房的大卖,以及无数粉丝的捧场。 很奇怪,也许是我孤陋寡闻,我从未想过电影中还可以出现这样一种类型:粉丝电影。只要电影中有自己喜欢的明星,无论他演什么电影都要去观摩几遍,一遍不够泪流满面,十遍也要凑够眼泪的贡献。毫无疑问,无论是小四的粉丝,还是杨幂以及影片中的几位影星——抱歉,我一个也不认识,不知道会不会因此被他们的粉丝骂——只要是他们主演的电影,就一定是好的,一个好不够就叫十个好。 我觉得粉丝是这个世界上最大公无私的人了,每天不停地在网上跟人对战叫嚣,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种无怨无悔的行为让我们这些普通观众感到敬佩,同时感到惭愧。换句话说,他们观看电影处于对偶像的痴迷与真心,顺着这个逻辑推演下去,他们是真心喜欢偶像的电影。他们真觉得《小时代》可以打满分,甚至不容任何人诋毁他们偶像的电影。尼玛,我突然觉得这个世界上多了这么一群无厘头的人,感觉好不真实,这好像不是我曾经生活的世界。 还是说回烂片与票房吧。 我觉得上周写的评论中我遗漏了一个最大的问题——烂片之所以有高票房,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很多人觉得那不是烂片,是偶像的完美之作,票房就是这些无厘头的人贡献出来的。这就绕回了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定义的烂片,与粉丝定义的好电影怎么区分?这本来就是一个多元主义的包容时代,我们说烂并不能强迫别人说烂——我们要允许别人喜欢我们不喜欢的东西。但是我总觉得只要不是弱智和白痴,稍微有些常识和脑子的人都能分辨出一种烂得令人发指的电影为什么不好看。 就很奇怪,为什么这些如此脑残的粉丝会被这样一部充斥着各种乱七八糟玩意儿的电影感动得临表涕零。一部电影就算各有评价,存有争议,两极化的评论,那也是建立在这是一部不违背基本的电影常识的基础之上,或者是一部大师之作。换句话说,电影中的争论很多源自电影本身的晦涩性叙事,争议的恰恰是对电影本身的多元隐喻的解读。对一部假大空、肤浅、直白、无聊的电影还存在争议这就是不正常的情况,这种不正常体现在中国电影进入烂片时代最为贴切。仿佛观众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一股脑地走进影院,毫无选择性地被进入那个狭小空间之中,九十分钟里满足自我的一个意淫性的观影体验。 也许真的是时代不一样了,我们保留下来的对社会的各种共识,被日益庞大的消费群体消耗殆尽,支离破碎。这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每个人都觉得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没有什么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精英与大众的区分,所有的一切都陷入了一种共谋,让我们的生活沉闷、压抑、苦闷,然后又被无聊与无趣搅得面目全非。 所谓小时代也许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让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越来越低,对无耻的下限容忍度又包容了很多,甚至渴望一部正常的电影都开始变得不正常了,非理性的消费群体助长着理性的荒草蛮横地生长,直至完全淹没理性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