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邻咖啡馆 真正的美国人生活
2013-06-26   作者:简妮  来源:21世纪网
分享到:
【字号

  这家芳邻咖啡馆就坐落在四十六街的拐角处。过去是一家地毯商店。店老板是一位神情忧郁的秃顶中年人,清仓大甩卖时,我听他对顾客说,如今小生意越来越难做,大家都上网购物去了,开商店不如开咖啡馆。

  听说是一家兄妹租下了这家门面,要开法国式面包房咖啡店。又过了一阵子,芳邻咖啡馆终于开张。这座红砖老建筑里面,是传统设计加点儿现代派的装潢,鲜美的面包糕点和浓香的咖啡气息诱引来四邻八方的顾客,渐渐这里形成了一个社交中心。周围的居民有了一个常常聚会聊天的地方。即使冬天大雪纷飞,路断人稀,咖啡馆的壁炉前仍然围坐着一群读书看报上网的人。好像天气越冷人越喜欢扎堆,这也间接印证了那有名的“羊群理论”。

  芳邻咖啡馆是人世的一角。在这个安静朴素,略显保守的中西部城市,似乎更能透析美国普通民众的心态,接近真正的美国人生活。从总统选举到世界局势,从趣闻轶事到家长里短,你能听到不同的议论。来往久了,你还能从一个人的谈吐装扮推测出他是什么职业,属于什么样的社会圈子。虽然人们不大愿意承认自己的党派倾向,但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往往决定人们的政治观点。美国社会很奇怪,自由表达出的观点呈现出的是一个公开分裂的社会,而在终极目标上又是一个整体。

  天气是永不过时的话题,尤其是在这个风云变幻不定的年代。通常觉得美国人最注重个人隐私,但身处空间狭窄的桌椅之间,食客们好像根本不在乎痛快淋漓的倾述,大概也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看来无所不在的网络联系还无法取代人面对面的交谈和对望,这大概是人们扎堆芳邻咖啡馆的原因之一。

  生意兴隆的咖啡馆总是围着一群死心塌地的老顾客。美国人讲究实际,要想自己喜爱的小店不倒,就是上门消费。对比超大的购物中心,他们更偏爱邻里间有特色的小店铺,宁愿多付些钱,让稀有的东西留存下来。有朋友告诉我,她的父亲每天在同一家小店吃早餐付小费,风雨无阻三十年,一直到去世那一天。这样老派的人在美国越来越少,加上近年经济不景气,市面冷淡关门歇业的邻里小店到处可见。这个国家的传统信仰和生活方式也面临着挑战。

  过去我的画廊就开在这家芳邻咖啡馆的附近。这一片老街依伴着三个大湖,湖边围绕着公园,步行自行车道和露天音乐厅。夏天湖面上帆船点点,冬天的滑冰比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咖啡馆来来往往的多是这一带的居民。富有而不靡费的退休者和中产阶级雅痞,还有浑身艺术范儿的偶尔过客。这里还兼有小型商务会所功能,人们一边谈生意一边喝咖啡,大概也不是什么大买卖。

  芳邻咖啡馆虽然常常满座,倒也平静无事,除了偶然会有些小插曲。那天和朋友们聚会,邻桌是四位老年妇女。她们相谈正欢,突然其中一位软软的瘫在地上。见此状立刻有人打电话求救。三分钟后,消防车呼啸而来,跳下车的消防队员手提药箱仪器先行施救,随后救护车也火速赶来,从事发到将中风患者抬进救护车,短短的五分钟,却是生死一线间,这也是社会秩序和效率在一个小小咖啡馆的照映。

  你若是望着窗外,流淌不断的街景也满有趣。街上行人松松散散,马路上车流如织。有时你能看见一个人牵着十几条狗呼啸而过。这是一位身材矫健的帅哥,职业是遛狗员。你不要小看这个职业,不比保姆,管家工资挣的少,并且长期户外行走,健身挣钱一举两得。我曾经问过这位帅哥,为什么选择了这个职业,他说他喜欢狗,他能读懂狗的语言,还说和狗沟通比与人类沟通更容易。言谈间,他仿佛是将军率领着一群士兵,显得又威武又自得。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莫斯科将现“猫咪咖啡馆” 2013-03-15
· "科学咖啡馆"流行正当时 2013-02-22
· 去咖啡馆办公 2012-07-23
· 老车皮内新时光 咖啡馆创意社区 2012-04-10
· 咖啡馆 在知识分子中流行起来 2011-11-2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