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对于正在备战年中考核的商业银行而言,银行间市场突如其来的这场“钱荒”无疑是雪上加霜。
揽存、兑付的双重压力令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面临严峻考验:一方面,随着年中考核将至,揽存大战日趋激烈,银行理财产品不仅发行数量显著增加,收益率也节节高升。而另一方面,货币市场流动性的异常紧张令银行理财产品的到期兑付不断承压。
近日,惠誉评级发布报告警示,6月的最后10天,中国银行业将有1.5万亿元人民币理财产品到期,而在上周四创下新纪录的中国银行间拆借利率将会面临更大的上行压力。
理财产品量多价高
每年的这个时候,为了应对年中考核,银行间都免不了一场揽存大战,今年的战局则是异常激烈。
某股份行总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本来为了应对年中考核,6月各家银行都会加大理财产品的发行量、提高收益率,这是早就有所准备的。“但银行间市场资金面趋紧的态势愈演愈烈,搞得我们也有些措手不及。”
“现在,为了缓解资金压力,理财产品被"寄予厚望"。各家银行不仅增加了发行量,收益率也临时提高了不少。”上述金融市场部人士表示,银行也很被动,迫于同业竞争的压力,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不得不比着往上提。
“过去平均年化收益率3%~4%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如今收益率也破天荒地提到了6%,甚至7%。”某股份行零售部人士称,目前揽存压力太大,银行资金面又紧张,只有抬高理财产品收益率以吸引客户。
记者发现,今年上半年曾经难觅踪影的高收益理财产品进入6月以来频频出现,不少30多天的超短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也超过了5%。
其中,建设银行于6月14日发行的一款名为“2013年"乾元-保本型"第136期理财产品”,期限33天,预期年化收益率竟高达7.39%,创下了近期非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新高。
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上周72家银行共发行了563款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数较上期报告增加11家,产品发行量增加227款。其中,6个月以下的中短期理财产品占到了上周理财产品发行总量的82.59%。
与此同时,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是一路走高。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以人民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为例,上周45家银行共发行259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52%,较前一期报告上升30个基点。
普益财富分析师方瑞认为,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以货币市场工具以及债券为主,因此银行间市场短期资金流动性的突然紧张引发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上涨,特别是3个月以下的短期限产品上涨幅度较大。
兑付压力
除了要应对揽存大战,大规模即将到期兑付的理财产品也将令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再度承压。
近日,惠誉评级发布报告称,6月的最后10天,中国银行业将有1.5万亿元人民币理财产品到期,银行间拆借利率将会面临更大的上行压力。
“其中,股份制银行等中型银行受到的影响最大,因其理财产品占到总存款的20%~30%,而在国有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中,这个比例仅占10%至20%。”惠誉表示。
报告显示,因为发行新的理财产品,以及在银行间市场拆借资金都是银行业支付到期理财产品最常用的资金来源,而如今,随着中国金融领域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不断加剧,部分银行及时兑付到期理财产品的能力将会受到制约。
华泰证券也在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提到,货币市场利率的大幅飙升反映出过度扩张的银行业资产规模和不断膨胀的理财产品所带来的流动性管理问题。
“由于理财产品的短期负债与长期资产的错配,使得商业银行需要不时在货币市场筹措资金来偿还投资者。目前货币市场利率飙升,其实反映的是银行同业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导致银行流动性缺口放大这一态势。”
华泰证券报告称。
“一些银行(中型股份制银行)严重依赖在银行间市场借入短期资金,缺乏长期稳定的负债来源。”华泰证券分析认为,当前的流动性紧张是由前期杠杆率较高的金融机构所引起的。
上述金融市场部人士表示,目前,同业负债占比较大的银行面临的流动性压力最大,从这些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和预期收益率也可见一斑。
“如今只能通过发行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把当下到期兑付的压力先解决掉,希望过几个月资金面紧张的情况能够得到缓解,否则会有更多的风险暴露。”该人士称。
惠誉认为,中国监管部门完全有能力应对流动性压力,但到目前为止却表现出了不干预的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监管部门的新策略,也就是通过控制用于新增信贷投放的流动性来抑制影子银行增长。”
报告提到,尽管相比之前的各种努力,中国监管部门“袖手旁观”的回应对于冷却影子银行或许更为有效;但与此同时,这种做法也可能会增加银行间的还款风险、政策失误,或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