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突破G7"防线" 货币互换挺进英国
2013-06-24   作者:闫立良  来源:证券日报
分享到:
【字号

    央行6月23日凌晨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批准,2013年6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与英格兰银行签署了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200亿英镑的中英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旨在为双边经贸往来提供支持,并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互换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这是中国和第一个G7国家签署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G7系指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
  根据央行资料和数据整理后发现,目前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地区央行及货币当局共有20个,其中亚太地区包括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蒙古国、新加坡、新西兰、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泰国、巴基斯坦、阿联酋、澳大利亚;欧洲地区包括白俄罗斯、土耳其、冰岛、乌克兰、英国;美洲地区包括阿根廷和巴西。
  “近年来,伦敦市场人民币业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与英格兰银行建立双边本币互换安排,可为伦敦人民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流动性支持,促进人民币在境外市场的使用,也有利于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央行评论称,中英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人民银行与英格兰银行在货币金融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表示,中英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签署将有助于英国国内金融稳定。一旦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短缺的小概率情形出现,(通过该协议的签署)英格兰银行将有能力为英国境内的合格机构提供人民币流动性支持。
  分析认为,中英两国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将进一步促进伦敦发展成为主要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去年4月,汇丰银行在伦敦发行了第一只人民币债券,主要针对英国及欧洲大陆国家的投资者。
  货币互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从货币互换路线来看,遵循了从周边贸易伙伴如中国香港和韩国,到新兴市场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关键地区枢纽国家如土耳其和阿联酋,再到西方国家比如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及至突破G7“防线”覆盖至英国的渐进路径。
  业界专家分析认为,亚洲贸易伙伴和新兴市场国家,更愿意接受崛起的货币,而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的中央银行与中国央行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显示出西方发达国家也逐渐认识和接受人民币。
  货币互换协议是指互换双方可在必要之时,在一定规模内,以本国货币为抵押换取等额对方货币,向两地商业银行设于另一方的分支机构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通过货币互换,将得到的对方货币注入本国金融体系,使得本国商业机构可以借到对方货币,用于支付从对方的进口商品。这样,在双边贸易中,出口企业可以收到本币计值的货款,可以有效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汇兑费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四连跌 2013-06-21
· 央行叫停万事达人民币虚拟卡业务 2013-06-21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三连跌 2013-06-20
· 人民币持续升值倒逼货币改革 市场化任重而道远 2013-06-20
· 2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三连跌 2013-06-2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