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万事达卡(Mastercard)与国内第三方支付公司易票联支付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易票联)合作的一款支付产品因涉嫌违规,已被监管层叫停。业内人士表示,该产品可能与央行反洗钱规则相抵触,但这种打擦边球的业务创新已俨然成为行业惯例。
双方不予置评
今年3月易票联推出一款“全球付”产品,其操作流程是:用户先在易票联的网络平台上充值个人账户,系统生成一张带有16位卡号的虚拟万事达卡,该虚拟卡和一般信用卡类似,具备卡号、有效期、安全码(CVC2)等信息,可在支持万事达卡付款的国内外商户网站上进行在线支付。
近日有消息称,上述产品涉嫌违规,已被监管机构叫停。为此证券时报记者联系到易票联总公司,对方表示不方便回复;而万事达卡中国亦表示不予置评。而记者发现,易票联已悄然关闭了与万事达合作的网页。
“这款产品并不是外界理解的虚拟信用卡,而是虚拟的预付卡,因为要先充值才能消费。”一家民营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品牌部人士称。
记者了解到,易票联是万事达卡在国内唯一的具有发卡权利的非银行合作机构,且上述虚拟卡功能是基于万事达的一项变动式虚拟卡号(Dinamic
VCN)功能。长期以来,万事达与维萨(VISA)等国际卡组织不允许在内地单独发行人民币卡,只能与银行合作发行双币卡,且持卡人在境内刷卡必须走银联的转接清算通道;至于境外刷卡,中国持卡人为节省货币兑换费,也经常选择走银联通道。因此,万事达等境外卡组织迫切希望开辟更多盈利渠道。
“由于支付业务涉及金融安全,国际卡组织在中国内地的业务拓展一直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官方对其与国内机构的合作采取谨慎态度并不奇怪。”上述民营第三方支付企业人士称。
另一家国企背景的预付卡公司人士则对记者表示,易票联与万事达卡的合作产品可能与央行的反洗钱规则相抵触。“央行一直对预付卡管得很严,目的是为堵住洗钱和商业贿赂的空子。之前发布的新规规定,购买国内预付卡达到一定数额必须实名登记,令预付卡购买和消费有迹可循。但万事达卡这款产品涉及境外支付,监管部门比较难监控。”该人士说。
监管滞后 业界低调创新
2011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意见的通知》(业界俗称“25号文”),央行不断修订法规条例以规范预付卡的发行和使用,先后采取了采购预付卡实名制、叫停商业银行发行磁条预付卡等措施。今年3月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在公开场合强调,央行要加强对多用途预付卡业务的监管,引导预付卡向小额、便民支付领域发展,促进预付卡业务规范经营。
对于上述产品被叫停传闻,电子商务研究机构艾瑞咨询分析师谢春分析道,支付在国内仍是新兴产业,相关监管条例总是滞后于业界创新,企业不断地试探监管边界。“很多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业务创新模式经常先开发一项未明文禁止的业务,低调地推行一段时间,在试探了监管的态度后才敢大规模应用。”他说。
谢春指出,上述产品的积极意义在于满足了国内消费者的海外购物支付需求。有些国外网站还不支持国内银行卡付款,如果消费者没有国际信用卡,虚拟支付是很好的折衷。
记者了解到,国内另一第三方支付企业财付通也推出了类似产品,其合作对象为国际卡组织巨头美国运通。据了解,“财付通美国运通国际账号”使用“一次性安全码”功能,用户每次进行网上交易时会自动生成一次性安全码,用于境外网络商户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