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轫于威尼斯的中国当代艺术明星
2013-06-05   作者:邱家和  来源:上海证券报
分享到:
【字号

    作为世界三大艺术展中资历最老的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被喻为艺术界的嘉年华盛会。此时,第55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正在进行,将从6月1日持续至11月24日。
  从中国第一批艺术参加威尼斯双年展至今,已经过去20年。岁月荏苒,大浪淘沙,当代艺术市场也经历了潮涨潮落,尤其是近年来的市场调整使其自2008年秋季开始从巅峰滑落,这种状态一直持续至今。
  但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年中国参展艺术家的作品价值,随着时间的沉淀却日益厚重,变得炙手可热;而那些“发迹”于威尼斯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俨然成为拍场明星、艺术界名流,也带动了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圈对威尼斯双年展的趋之若鹜。

  从威尼斯起航

  1993年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其主题展为“艺术的基本方位之东方之路”,由奥利瓦担任策展人。他于1992年秋天来到中国挑选参展作品。奥利瓦经人介绍认识了中国著名批评家栗宪庭。后来,栗宪庭担任了主题展的中方策展人。
  1993年,艺术家丁乙、方力钧、冯梦波、耿建翌、李山、刘炜、宋海东、孙良、王广义、王子卫、徐冰、喻红、余友涵、张培力等参加了主题展;与此同时,还有陈箴、李铭盛、吴山专、王友身等参加了同时在威尼斯举办的专题展与开放展。
  作为西方世界最重要的学术性国际大展之一,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首次比较系统地推出中国艺术家,打开了中国当代艺术通往世界的大门。

  威尼斯梦想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此,每一届威尼斯双年展几乎都有中国艺术家跻身其间,而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则成为中国艺术家的梦想。尤其在1990年代,让作品在西方被展览、被收藏,似乎是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出路:当代艺术在当时的中国还未被官方美术馆接纳。
  1999年的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为“全面开放”,策展人哈罗德·泽曼挑选了以蔡国强为首的20位参展中国艺术家,阵容之庞大超过了东道国意大利,蔡国强还因其参展作品《收租院》获得金狮奖。随后的2000年,当代艺术进入了官方美术馆,开始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从威尼斯归来

  那些参展的艺术家如今已不复当年,但他们的作品,尤其是那些参展作品或同期创作的早期作品,在市场上却变得更炙手可热。比较那些参展艺术家的拍卖纪录,我们可以得出下述结论:
  首先,对市场影响最直接的,正是当年的策展人奥利瓦特别看重的政治波普与玩世现实主义。所谓当代艺术“四大天王”,都先后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特别是其中的王广义和方力钧,作为政治波普与玩世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拍卖数据是:王广义至今上拍作品共383件,总成交额逾3.8亿元;方力钧上拍作品共355件,总成交额逾5.2亿元。他们都在2000年有了第一个成交记录,在2005年有了百万元级的作品,到2007年有了千万元级的作品。
  相比之下,李山和余友涵也以政治波普作品参展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但他们的创作面貌20年来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他们长期以来的拍卖纪录,无论是上拍艺术品数量,还是拍卖成交总额,都远远逊色于相似题材的艺术家王广义。更重要的是,虽然像李山那样的老一代当代艺术家作品上拍时间较早(1994年),但他们的高价作品却并不多。而张培力、耿建翌的作品在拍卖场上更难得,但并不妨碍他们的作品在2011年香港苏富比春拍尤伦斯专场中拍出逾千万港元的高价,如张培力的1986年作《X?系列三号》,成交价为2306万港元;耿建翌1985年作《灯光下的两个人》,成交价为1858万港元。由于20年前在威尼斯的特殊经历,他们都有千万元级的高价拍品,而且大多是1990年代初期甚至更早时期的代表作。
  在中国,作品曾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已经成为一位艺术家头顶上最耀眼的光环之一,成为艺术家作品增值的重要砝码。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顺应中国艺术家的威尼斯之梦,为他们度身定制各种名目繁多的“平行展”。而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就因为中国艺术家的平行展达到了空前规模,引来嘘声一片。
  20年过去了,威尼斯双年展已经今非昔比。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宫廷艺术展揭示拿破仑的个人风格 2013-05-28
· 当艺术遇上微博:艺术展触手可及 2013-04-16
· 首届美丽中国•绿色文化艺术展举办 2013-02-04
· 纤维艺术展“回归与超越” 2012-11-16
· 文化奥运不落幕 西非艺术展曼城 2012-08-17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