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小股票大幅调整,是否意味着热点转向蓝筹股?笔者认为,中小股票是这轮反弹的主线,金融、房地产股只是扮演补涨角色。如果中小股票真的进入调整,就给2161点以来的反弹画上句号。 此外,“新城镇化”不再只是依赖固定资产投资,受益更多的将是刺激消费、改善环境,而目前被资金热捧的电子消费、医药、节能环保、文化娱乐、互联网服务等主题投资,都在上述范畴内。 5月汇丰中国PMI初值为49.6%,为7个月以来首次跌破荣枯线,绝对值低于历史同期52.2%的均值,表明制造业出现弱萎缩。其中,5月汇丰PMI新订单预览值为49.5%,较4月显著下降,创八个月最低水平,显示需求淡季偏淡;5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小幅攀升,仍在荣枯线下;5月产出指数小幅下跌0.1个百分点至51%。内需走弱,外需疲弱,很多企业还将面临一定的去库存压力,再加上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笔者认为,二季度国内经济增长或继续放缓。若此,周期性行业将面临一定的盈利压力。 目前国内宏观面缺乏亮点,并不支持周期股持续走强,更不支持大盘出现趋势性行情。但去年12月至今,是A股市场历史上个股走势分化最严重的一年。从1949点至2444点,上证综指最高反弹幅度为25.39%;从7660点至10057点,深证成指最高反弹幅度为31.29%;从2102点至2791点,沪深300最高反弹幅度为32.78%;从3557点至5149点,中小板指数最高反弹幅度为44.76%。而从585点至1074点,创业板指数最高反弹幅度为83.59%。在这轮反弹中,创业板、中小板指数是仅有的两只能不断创出反弹新高的主要指数。 上述现象启示有二:1,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曾经的小行业、小公司已经发展成大行业、大公司,比如:房地产、机械等。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推动这些行业高速发展的因素在减弱甚至消失,再加上很多行业的产能过剩,多数行业、公司已经过了“青春期”,进入壮年期甚至暮年期,相应公司股价走势变得沉重也是必然;2,中小股票被资金追捧,既有炒作因素,也要看到电子消费、医药、节能环保、文化娱乐等似乎代表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还有一个因素,这些公司市值都比较小,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中小股票也存在一些问题:1,上市时的高度包装甚至造假;2,业绩与股价不匹配,个股价值被高估;3,大小非的减持。去年12月3日至今年5月22日,中小板重要股东减持股票市值208.88亿元,创业板减持121.75亿元,共计减持330.63亿元,是上一轮大涨行情减持量的一倍多。但是,我们要看到,前两个问题,从A股市场诞生至今一直存在。上市时的高度包装甚至造假是老问题,而市场曾经不止一次把深发展等今日的蓝筹股的股价炒到远偏离当时其内在价值的价格。 不妨把中小股票看做“儿童”或“少年”,它们也有青春“躁动期”和“反叛期”,做出一些过分的事情(股价被爆炒,可能很离谱),但成长过程中“摔跟头”(股价大幅下跌)再正常不过。只有在起起落落中,优秀的孩子(未来优秀公司)才能成长,大浪淘沙也会有很多孩子掉队(股价跌下去,涨不回来了),也会出现早夭(摘牌退市),这些都很正常。笔者认为,1949点反弹至今,中小股票的上涨就是一次“躁动青春”。但“躁动”过头了,摔跟头也是很正常的事。这轮中小股票行情已经进入尾段。 2300点之上堆积了大量筹码,以目前两市成交量很难向上拓展空间,何况又没有国内宏观亮点的配合。未来一段时间,上证综指依然是窄幅箱体震荡走势,活跃资金继续在中小股票中寻找交易性机会。不过,随着一些个股累计涨幅过大,中小股票的走势也将出现分化,能否得到政策不断的刺激,决定了某个主题投资能否受到资金的持续关注。不妨继续关注品牌消费、医药、节能环保、电子消费、互联网服务、文化娱乐等板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