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是暴利还是“倒贴”?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盈利能力,业内有着很奇怪的几乎是对立面的争论,也各有貌似颇具说服力的论据。《证券日报》特对上市银行和在理财产品发行方面颇具特色的地方银行的年报进行对比分析,并在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中选取了最具典型性的银行进行抽样研究发现,各家银行理财产品业务的“能效比”(收入规模比)相差非常大,暴利和微利在不同银行身上获得了不同的体现,而通常情况下,如果投资管理能力比较出色,需要“倒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工行收入规模比约为0.44% 中信仅0.11%
工商银行2012年个人理财及私人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7.6亿元,对公理财业务收入100.18亿元。
作为全球最赚钱的银行,工商银行的中间业务盈利能力尤其是理财业务的赚钱方式是我们本次抽样调查最渴望了解的,因此工商银行第一个被选中作为调查样本。幸运的是,工商银行对于理财业务收入、规模,乃至发展战略的披露在几家国有大行中也最为全面;而中信银行(601998,股吧)代表股份制银行入选样本则是因为其2012年非标债权占比严重超标,该行副行长张强在业绩发布会上曾坦言,接下来的理财产品结构调整的压力比较大。我们希望通过数据分析,帮助寻找中信银行理财产品结构调整的重点方向。
工行不同产品收费差距大
对公业务收入系数更高
数据显示,2012年,工商银行累计销售银行类理财产品59165亿元,其中个人理财产品37632亿元,对公理财产品21533亿元。
年报同时显示,工商银行2012年个人理财及私人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7.6亿元,对公理财业务收入100.18亿元。
工商银行在2012年年报中表示,该行开展对长三角、珠三角等理财需求旺盛区域的定向发行。此外,该行将集合产品与专户理财相结合,为企业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理财服务。推出多款不同期限的“增利”系列理财产品,提高T+0理财产品赎回比例,缩短理财产品资金到账时间,提升客户资金利用效率;拓宽理财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全部理财产品网上销售,开展手机银行销售。
按照对公业务数据计算,该银行的收入规模比为0.46%,按照个人业务数据(含私人银行)计算,工商银行收入规模比为0.44%,综合值约为0.45%。
《证券日报》记者查阅了多款工商银行理财产品并注意到,工商银行理财产品的托管费一般为托管费率(年)
0.02%,不同类型产品的差异不大;但是,其他类型的收费则有所区别。例如,该银行2012年第30期“安享回报”外币理财产品USD1229是该行发行的个人美元理财产品,2012年11月9日成立,2013年5月7日到期,产品销售费年化费率为0.40%,托管费年化费率为0.02%,客户预期以及实际获得的年化收益率都是1.20%。此外,产品到期后,工商银行在后端另收取了投资管理费约0.42%(即产品实现的投资收益率高于预期收益率的部分)。而工商银行发行的2013年第26期保本型理财产品35天“BB1380”的托管费率为0.02%,年化投资管理费率为0.20%。
中信理财产品微利发行
去年收入规模比0.11%
中信银行2012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该行实现理财业务中间收入12.36亿元人民币(其中银行理财产品手续费收入9.77亿元人民币),为客户创造理财收益72.90亿元人民币。截至报告期末,该行对私、对公存量银行理财产品和代销、代理推介类理财产品全口径共计18个大类,基本覆盖了市场上已有的理财产品种类,销售规模共计9266.95亿元人民币,其中,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规模8639.95亿元人民币,代理产品销售规模627亿元人民币。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全口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784.51亿元人民币,其中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380.04亿元人民币,代理销售存续规模404.47元人民币。
不过,截至2012年年底,中信银行理财产品总额2790亿元,其中非标准化债权类产品的规模为1515亿元,占理财产品总规模的64%,远远超过35%的红线。此外,中信银行截至2011年年末总资产规模为27658.81亿元,非标债权规模占总资产规模比重约5.477%,也超过4%这道红线。面对高达64%的非标债权占比,中信银行副行长张强在业绩发布会上曾坦言,接下来的理财产品结构调整的压力比较大。2013年,中信将在理财产品研发创新上加大力度,主要多做一些标准化债权型资产和投资型资产。
根据年报数据测算,中信银行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入规模比应该是0.11%,即理财产品手续费收入占产品募集资金总额的0.11%。不过,考虑到银行的手续费收入相对于产品募集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收入规模比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但并不会是一个绝对准确的数值。
而从中信银行的单只理财产品来看,其基本收入包括:销售服务费0.05%/年-0.5%/年不等,托管费0.05%/年-0.13%/年不等,按日计提。此外,产品所投资工具所获收益扣除相关税费后,超过理财产品最高测算年化收益率以上部分为产品管理方浮动管理费。
换而言之,中信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最低的收费应包括销售服务费和托管费,合计最低也应该达到0.1%;考虑到部分产品的销售服务费大大高于0.05%,所有产品收费合计的平均值将高于0.1%。而对比年报的数据测算出来的收入规模比来看(0.11%),中信银行理财产品的超预期收益率收入微乎其微。
“超预期收益率收入微乎其微主要有两方面可能的原因”,一位城商行有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其一是当事银行为了扩大发行规模和频次,主动将产品收益率调高,因此银行几乎没有预留获得浮动管理费的空间;其二是,当事银行投资管理的能力较弱,其产品的实际收益低于其预期,因此在向投资者兑付后几乎没有剩余收益可以转化成浮动管理费。”
不过,本报记者注意到,金牛理财网研报显示,中信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期一般较长,去年的产品平均期限为133天,而全国银行平均期限仅为107天。从今年数据来看,中信银行产品的平均天数越来越长,比如2月的平均期限为179天,3月为202天,4月高达220天。因此,中信银行受到销售收入入账时间与产品募集滞后性的影响比较大,收入规模比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但总体而言,中信银行的理财产品还是属于“微利发行”。
不过,对比去年债券市场的收益情况和同业的理财产品兑付收益率来看,即使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出现微利的情况,其“倒贴”的可能性也很低,最极端的情况是个别单只产品的投资收益未能达到预期(结构性产品除外),但是银行在资产池的掩护下帮助该只产品实现收益率达标。
南京银行后端收费能力强 重庆银行收入规模比达0.57%
在中小型银行中,南京银行和重庆银行入选到我们的手续费收入调研样本,《证券日报》此前就曾关注到南京银行理财产品的管理费(后端收费)的能力较强,而重庆银行则在高收益率和高手续费方面实现了几近完美的结合,该行的理财业务扩张速度也在同业中领先。
南京银行之所以被纳入我们的统计视野,是因为其年报中披露,“在第三方统计机构普益财富和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公布的2012年度银行理财能力排名中,南京银行在72家商业银行中公司位居第十一名,在城商行中居第一名”。
本报记者注意到,如果以半年为单位,南京银行在2011年至2012年上半年(去年年报未披露理财产品的销售手续费收入,暂无相关可比数据)的三个单位时间内,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呈现“高-低-低”的态势,而其手续费收入却呈现“低-高-高”的态势。
2011年上半年,南京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27期,发行规模853.7亿元,因理财业务而实现的中间业务收入共计约人民币4258.33万元(根据2012年数据以及同比增长幅度反向推算);2011年全年共发行“金梅花”、“珠联璧合”、“创富”系列人民币理财产品36款,发行量累计1277.88亿元,实现中间业务产品销售手续费收入1.18亿元。由此可以计算,下半年南京银行发行理财产品规模约为424.18亿元,销售手续费收入7541.66万元;2012年上半年,共发行理财产品572.42亿元,因理财业务而实现的中间业务收入共计人民币8687万元,比2011年度同期增长104.26%。
记者将上述三个单位时间段的收入规模比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南京银行2011年上半年销售手续费收入规模比为0.05%、2011年下半年为0.17%,2012年上半年为0.15%。不过必须注意的是,该项比值仅包括理财产品的销售手续费,未包括后端收取的投资管理费。
以南京银行“珠联璧合(1207期保本9)”91天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例,该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都是3.9%,按募集本金余额收取年化0.2%的销售费;扣除销售费后,若产品实际投资收益高于客户认购产品收益,则超出部分归银行所有(以管理费的名义)。兑付公告显示,上述理财产品最终的匹配资产为10江苏SMECN1(投资比例为32%,票面利率为4.10%)和12新水电PPN001(投资比例为68%,票面利率为6.27%)。由此计算,资产配置的大致投资收益为5.575%(票面利率可能与实际配置时的利率有小幅度偏离)。然而与南京银行实际兑付的年化收益率3.9%相比较,有0.2%作为销售费被扣除,其余超过3.9%的部分(大致高达1.475%)则转化成了管理费。
由此可见,凭借在实际投资收益方面的良好表现,南京银行后端收费的能力很强,2012年上半年实际的收入规模比是远远高于0.15%的。
此外,截至2012年年底,南京银行共发行“金梅花”、“珠联璧合”、“创富”系列人民币理财产品共计1384.96亿元。其中2009-2012年发行的2012年兑付的理财产品均实现正收益,并给予理财产品投资人预期收益率的回报。
重庆银行
收益率与手续费“双高”
除了南京银行,重庆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也颇具看点其理财产品设计的预期收益率较高。本报记者注意到,该行去年一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经常高达4.9%左右,半年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达到5.5%左右,远高于同业平均水平(大多数城商行一年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仅在5%左右,国有大行一年期产品的收益率通常达不到4.5%)。
重庆银行在其2012年年报中表示,该行顺应市场形势,设计了长江积利鑫等系列产品,在产品收益类型、期限、收益水平等方面满足了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募集理财产品资金近240亿元,比去年同期新增160亿元,增幅为200%。其中个人理财近200亿元,公司理财近40亿元。在提升重庆银行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对争取个人客户、稳定储蓄存款发挥积极作用。
报告期间,该行中间业务收入4.06亿元,比上年增长0.78亿元,增幅23.78%;中间业务净收入3.68亿元,比上年增长0.79亿元,增幅27.33%。中间业务收入中,支付结算类收入4124万元,银行卡业务收入4575万元,理财业务收入13624万元,担保及承诺类业务收入2724万元,咨询顾问类收入15553万元。
据此测算,重庆银行理财业务的收入规模比高达0.57%,是披露该项数据细节的11家上市银行和拟上市银行中最高的。
“高收入规模比以及高预期收益率的"双高"实现起来确实不容易”,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这说明重庆银行理财产品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确实比较成功”。
本报记者查阅了重庆银行最新的一期兑付公告,该产品(长江·鑫利36期)期限仅50天,募集规模为1亿元,预期收益和兑付收益率均为4.65%,重庆银行兑付客户收益63.7万元,而该行获得了2602.74元的托管手续费和22.6万元的管理费,重庆银行获得的手续费收入相当于募集资金的1.66%(年化),确实是客户和银行的双赢。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重庆银行对于其理财产品的宣传确实十分用心,本报记者曾经几次拨打其不同部门的办公电话发现,彩铃均是重庆银行长江系列理财产品的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