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短期频繁交易产生泡沫
2013-05-21   作者:方翔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
【字号

    今年艺术品春拍之火爆,可谓有目共睹。在嘉德春拍中,一幅八大山人的《墨兰图》,估价18万至28万元,成交价却达到了506万元。而从拍卖历史来看,这幅作品上一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上,是在2012年12月7日的伦佩茨 (Lempertz)拍卖会上,当时的成交价仅是4万多欧元。
  半年涨十倍,这又成为了许多藏家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这种“搬砖头”的艺术品交易模式,无疑放大了市场的风险,而这在今年春拍中也已经有所显现。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部分的拍卖中,三件石涛珍品都流拍,其中石涛的《春江垂钓图》立轴,就曾多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上,在2008年中贸圣佳春拍中,成交价为1120万元。到了2010年中国嘉德春拍中,再次以1120万元成交。2011年,这幅作品出现在上海工美的“大石斋雅集”专场拍卖中,成交价为1495万元,而此次的估价只有800万至1200万元,最终没有成交。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资艺术品市场,现在的春拍市场上,不管是“老面孔”,还是“新面孔”,都希望能够有所斩获,而现在艺术品市场的火爆景象也大多是拜这些人所赐。因为他们是抱着投机的心态投身这一行业的,所以他们并不关心艺术品的收藏价值,只看它们是不是有利可图。为了尽快获取利益,他们就频繁地进行艺术品交易,导致整个市场混乱不堪,表面看来是一片繁荣景象,其实存在很多泡沫。
  “我怎么理解泡沫?一件艺术品,去年上拍500万元成交,今年上拍卖了800万元,交易过于频繁、流通过剩就存在泡沫。但是如果是十年之后再成交呢?这300万元的价差可能就不那么明显了。”北京匡时拍卖行董事长董国强[说,“艺术品交易是一个拿时间换空间的概念。今天人们过多地关注了回报率,但其实艺术品最大的价值是精神的享受,给人以身心愉悦。假设一件艺术品陪伴你20年,即使不是国宝、即使没有增值,但陪伴你这20年的愉悦是确实存在的。所以,首先要喜欢。博物馆里有那么多作品,每个人都想据为己有,是因为它们能赚钱吗?”
  在清乾隆·御制白玉交龙钮“自强不息”宝玺在嘉德春拍中以6670万元成交之后,有收藏家表示,这件宝玺在法国吉美家族中保存了100年才露面,而在最近的五年中却被交易了三次,其中在北京保利春拍中的成交价是5656万元,而此次的落槌价是5800万元,如果再扣除卖家佣金的话,实际上委托方是亏损的。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的许多精品换手频率已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像刘海粟的《瑞士勃朗崖瀑布》,在此次中国嘉德春拍中估价600万至800万元,最终没有成交,而其首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上是在2005年北京保利的春拍中,成交价为429万元,而在2010年北京匡时的春拍中,成交价为571.2万元。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总裁王雁南则认为,艺术品投资是很有意义和很有价值的领域,但是单纯以投资为目的,这不是最理想的投资领域。中国嘉德一直认为,对于艺术品既要收藏又有投资,应该以收藏为主,既能够满足收藏的需求又能够保值增值是最理想的。艺术品市场最基本的原则是渐变的,不要指望在艺术品市场一夜获利。对于艺术品,不要进行过于频繁的交易。艺术品的价格变化和价值认定有自身的特点,市场价格体系形成需要时间,需要人们不断的认识,并达成共识。这种价值判断形成的过程也决定价格不可能暴涨暴跌。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拍卖行征集优秀作品越来越难 2013-05-20
· 宝酒拍卖被疑量身定做 2013-05-16
· 中国老照片苏富比拍卖会成交 2013-05-16
· 外媒关注老舍藏画拍卖受热捧 2013-05-15
· 拍卖行业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 2013-05-1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