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国际市场金价再次跌破1400美元关口,这是两周前金价触及1330美元低位反弹后的再次下行。虽然国际金价大起大落,但是黄金理财产品的表现却远没有国际金价那般让人揪心。
据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在4月份到期的17款黄金理财产品中,仅有5款未能获得最高预期收益率,另外12款产品均获得了最高预期收益率。其中,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产品基本都是消极看涨型或看跌型产品,而未能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产品基本都是积极看涨型产品。外资银行中,法兴银行从2012年上半年开始调整黄金市场的预期,进而多将产品调整为区间型分期累积计息的结构。据理财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2012年法兴银行发行的6款挂钩黄金产品中,5款就是这种区间型结构的产品,并全部设置为保本型。
逻辑一:多空产品并行,客户主动选择
在诸多银行理财产品,招商银行的黄金理财产品特点鲜明,主要是针对看多看空的市场观点,同时发行两款产品分别看多和看空国际金价。
“市场上往往会有不同的观点,谁都很难看准。虽然可能大家都觉得黄金会跌,但下跌出现的时点,下跌的幅度不一定看得准。如果有人真能看得准,那只能是人为操作,而不是纯市场行为。”招商银行的一位负责人分析称。这一基础逻辑,正是招商银行同时推出两款市场预期相反的产品的起点。有了不同的市场预期,就需要确定产品相应的结构。其中收益结构是最能显现产品对市场的预期的。
招商银行的黄金理财产品属于焦点联动系列,产品所采取的收益结构的原因也颇为简单,就是典型的“点对点”的形式。
看跌型产品,只要黄金的期末价格在期初价格之下,即可获得最高预期收益率,否则只能获得最低收益率。相反,看涨型产品,只要黄金的期末价格在期初价格之上,即可获得最高预期收益率,否则只能获得最低预期收益率。其中,期初价格通常为产品成立前一日的黄金价格,期末价格即为最后一天的黄金价格。此类产品基本都是保本型产品,但也分保收益型和非保收益型。此前,非保收益型的最高预期收益率明显高于保收益型产品,不过,其也损失了最低收益率的保证。“两款产品,客户可以自主选择,稳健的客户选择保本保收益型,并遵循市场稳健的观点,平衡型客户,甚至激进型客户就可以选择保本但无最低收益的产品,优势也可以选择市场主流观点相反的预期,赌一把。”上述负责人称。
逻辑二:银行把握趋势,客户被动投资
相比于招商银行的产品主动权给予客户,工商银行的黄金产品似乎更具有把握趋势的能力。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早在2012年9月,国际金价维持在1600美元以上高位时,工商银行就开始不断推出“看跌型”产品,2013年以来,工商银行发行的黄金理财产品基本倒向“看跌”的市场预期。投资者选择工商银行的黄金产品,只能在不同期限、不同边界水平的产品之间挑选,但一定都是看跌的。
2013年至今,工商银行共发行了27款黄金产品,基本都是看跌型的产品。其中,进入5月以来,工商银行再次发行了3款看跌型的产品,35天期限,最高预期收益率为3.7%。
工商银行所采取的收益结构不同于招商银行,大多数黄金产品采取每天累计计息的收益模式。“看跌型”产品的具体算法为:首先设定一个高于产品成立时金价的边界水平,每个交易日的黄金报价与边界水平比较,处于边界水平之下的为有效计息日。如果每个观察期内,黄金报价始终处于边界水平之下,到期后投资者就会获得最高预期收益率,如果始终等于或大于边界水平,投资者就只能获得最低预期收益甚至0收益。
逻辑三:中长期产品偏爱区间型结构
中资行的黄金理财产品一般集中在30天-90天的中短期产品,而外资银行的黄金产品大多是半年以上的中长期产品。相比之下,外资银行的黄金产品实现高收益的难度更大。“时间越长,实际市场的表现与预期可能的偏差可能越大,预期的准确性会更低,这就要求银行要有很强的结构设计能力以规避中长期市场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法兴银行个人银行投资、个贷及银行卡策略部总经理吴蔚分析称。2011年的黄金点位还处于低谷水平,当时,法兴银行与其他银行一样主要发行看涨型的产品,所采取的产品结构也主要是“点对点”或“平均值”的模式。但从2012年开始,法兴银行推出的黄金产品开始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去年开始,我们推黄金理财产品的时候,考虑到未来的波动可能加剧,已经将产品结构改成区间观察,区间配息的方式。即我们在整个黄金产品的投资期限内按季度或半年分成几个时间阶段,只要每个阶段内黄金的价格符合事先设定的波动区间,客人便可在此阶段获得派息收入,及时为客户累积收益。”吴蔚称。
相比于"点对点"和每日计息期末付息的结构,区间观察,区间配息的结构更适于市场波动期间的黄金产品。在当前黄金波动较大的情况,即使一小短时间波动超出区间,也不影响其他时间段的累计计息,投资者的市场风险被结构化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