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理财产品需擦亮眼莫让飞单击中
2013-05-14   作者:俞悦  来源:证券日报
分享到:
【字号

    今年以来,多家银行相继爆出理财产品“飞单”事件。所谓的“飞单”,是金融业内的俗称,通常是指银行理财经理私下推荐销售非本行发行或代销的理财产品。
    在“飞单”事件纠纷中,投资者是最大的受害者。基于对银行客户经理的信任,投资者认为银行卖出的产品是值得信赖的。实际上,银行卖的理财产品并非就是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其中有些产品是银行自己发行的,有些是代销产品。银行自己发行的产品分为保本和不保本型;代销产品又分走过银行报备程序和银行私下售卖的。投资者受骗的更重要原因是只追求高额收益,忽视了风险。
  由于银行理财产品的不透明为客户经理带来巨大的操作空间,使得“飞单”的产生成为可能。“飞单”佣金提成高达1%-3%的巨大诱惑,使得部分理财经理为获得高提成、高收益,甘愿为之铤而走险,介绍银行客户购买银行销售系统外的信托、私募基金等第三方产品。
  银率网最近发布的一份名为“2012年度360°银行评测报告”显示,2012年银行销售过程中误导现象发生频率明显增加,高达48.18%。
  那么,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时如何防止被“飞单”击中?
    一是, 查看理财产品的合同时,留意是否有银行印章。如果是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那么理财合同甲乙双方就是客户和银行,其中一定有银行印章;如是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应要求客户经理出具银行与产品发行或承销公司签订的代销协议,其中也有资金托管等相关印章。
  二是,关注购买产品的资金是否汇入银行账户,警惕需汇入个人和第三方公司账户的产品。认购这样的产品,即便通过银行柜台汇出资金,银行也不承担责任。如购买网上银行销售的产品,资金一般进入银行账户。
  三是,仔细读理财产品说明书和合同,明确产品是否保本,募集资金具体投向,如票据、债券、委托贷款和股市等,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风险各不相同。
  四是, 上网银查询,如果确实购买了信托、基金等代销产品,后台工作人员录入后,网银上会有产品的购买记录,银行员工私下销售的产品则不可能进入网银系统。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8号文效应致4月理财产品发行遇冷 2013-05-14
· 在售银行理财产品[2013-05-10] 2013-05-10
· 汉口银行理财产品停售调查 撞线“8号文” 2013-05-10
· 挂钩黄金理财产品变风向 看多产品大幅减少 2013-05-09
· 汉口银行理财产品撞线8号文停售 2013-05-0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