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大盘表现疲弱,截至4月25日,上证A股整体跌幅为1.7%,而消费行业中除了家电板块表现稍好外,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商业贸易等跌幅都超过大盘。虽然近期有消息称有关部委在研究进一步促销费的措施,但是在经济弱复苏和流动性的影响下,大消费行业的崛起还需时日。 分析人士认为,在需求稳定、供给和成本端波动加大的影响下,消费行业的格局将发生内部分化,而那些必需消费品可能在下一步调整中有较好表现机会。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5545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分别比去年同期放缓2.4和0.1个百分点。 细化来看,一季度消费市场主要特点:一是乡村消费增速快于城镇。二是大中型流通企业销售稳中趋升。三是餐饮消费增速下滑明显。四是居住类保值类销售回升。五是汽车类通讯类需求放缓。六是消费价格涨势总体回落。总体来看,由于经济仍在底部徘徊,物价也在低位运行,整体对消费的刺激作用不大,多数细分的消费板块增速都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回顾3月份,商贸零售板块整体下滑4.84%,从去年12月至今,涨幅逐月递减,各行业轮动也相应偃旗息鼓。但是在3月大盘整体走势向下的情况下,零售板块体现了较好的防御性,跌幅略小于沪深300(-6.67%)、上证(-5.45%)和深证(-7.8%)三大指数。子领域中传统百货零售跌幅为5.56%,体现出终端销售数据不振对市场情绪的影响仍然较大。 消费股表现疲弱主要与三方面因素有关:一是需求稳定性。从需求角度看,率先定位蓝海市场的消费品、经济预期悲观阶段的必需消费品、需求存好转预期的可选消费品是获取超额收益的主要领域。但是从一季度以来,由于整体市场的流动性和物价因素的原因,居民的消费意愿并未完全激发出来,这部分的需求增长受限。二是供给端。一些行政调控政策和消费税等事件性因素通常构成供给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一季度政策并未打开空间,造成市场预期的落空,制约了市场板块的表现。三是成本端的波动,这也是最重要的方面。从成本角度看,必需消费品更易因成本要素价格下降而产生相对收益,但是从一季度以来,必需品的成本价格并没有出现相应的调整,这与往年的季节效应形成了较大的差距,成本约束造成了行业与公司业绩发展瓶颈。 结合近期政府的政策表态和二季度的经济形势,分析人士认为,消费行业的分化将使必需消费品行业面临着较大的投资机会。在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围绕成本、供给和需求的要素,必需消费品行业要比其它消费品及大宗消费品有更好的表现机会。 首先,必需消费品有稳定的客户群体和可预期的业绩增速;第二,必需消费品行业的成本端能够得到较好控制,这一点在未来物价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尤为关键;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必需消费品行业目前估值在相关的板块中具有优势,在业绩推动下,相关公司有较大估值修复空间。 对于必需消费品行业,可以重点关注以下两类公司:一个是业绩确定性高且供给端、成本端有优化趋势的必需消费品行业,如医药、乳制品、肉制品、食品调味及综合、动漫影视、营销服务等,另一个是需求好转可期的可选消费品,如视听器材、白色家电、乘用车、家具。 另外在基本面框架外,伴随板块估值调整而凸显现金流价值的重资产零售公司,也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可以适度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