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总部那边到现在还没有关于申请RQFII额度的通知。”4月22日,香港一家中资券商高层对本报记者表示。自上周有关2000亿元RQFII额度放闸的市场消息传出至今,尚未收到监管机构对券商发出关于申请额度的具体通知。
2011年,第一批RQFII开闸,初始额度为500亿元,去年增加了200亿元,今年年初则进一步扩大2000亿元。截至目前,RQFII总额已经达2700亿元。
一家中资基金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此前监管机构曾召集香港主要中资券商就RQFII问题更新信息,要求机构提供现有产品的信息,并提交拟开发的产品计划等。
不过,目前来看,2000亿元新额度如何申请,还有待监管机构出台相关细则才能真正启动。
“额度申请和批准是两回事,外管局都说了,要逐一就个案具体情况决定批准额度。尽管总额扩容到2000亿了,但现实情况却是审批更严了。”嘉实基金某驻港负责人坦言。该公司计划开发多款A股基金产品,但前提要外管局给予足够的额度。
市场同样期待细节落实的还有今年3月初出台的《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下称“《办法》”)。尽管不少香港和外资机构都表示有兴趣申请,不过,业内人士对本报表示,有关RQFII试点范围扩大的细则出台还需要一定时间,可能要推迟到年中。
股票基金走俏
“早前获批的30亿元RQFII额度已基本用尽。市场对追踪A股走势的指数产品反映良好,可适时加推纯股票基金,能否成功推出取决于监管层‘放手’的力度。”上述嘉实基金负责人透露。
曾出席4月9日外管局RQFII北京会议的业内人士指出,监管层对机构借取甚至倒卖额度的行为极为关注。因此,不同于前两次足额分配,此次2000亿元的新增额度未必会如数批出,具体审批额度将参考产品类别和早前额度的使用情况,综合判定。
去年8月起,南方、华夏、易方达和嘉实基金陆续推出A股ETF产品,均开设港币和人民币双币柜台,受到市场追捧。以南方A50为例,日均成交金额近7亿港元,在12月A股拉升时曾创出近20亿港元的单日成交记录。
“相比早期的债券基金,股票ETF的交投量大,足够的市场波幅也催生了更多衍生工具,毫无疑问是第三批RQFII发展的大方向。之前获批的9亿元额度主要集中于内地保本债券市场,销售较为惨淡,日后希望开发全新的股票型基金来扭转颓势。”国泰君安国际总裁兼行政总裁阎峰对本报表示。
不过,阎峰认为,目前的额度审批机制不利于股票型基金的发行。“产品额度的增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极易受到市场情绪左右。外管局对于新产品的审批谨慎,我也不可能一次性申请数十亿元额度押宝未知的产品。”
按照目前规定,机构首次申请额度后的一年内不得重复申请,导致一些中小型券商“犹豫不决”。阎峰建议,央行、外管局和证监会可采取更为灵活的动态额度审批,让有意涉足股票基金的券商机构根据市场反应实时追加投资额度。
试点扩充待年中
除了额度加码,另一项令香港金融机构关注的措施是RQFII试点机构范围何时扩大。
上月证监会公布的《办法》首次指出,拟将试点机构的范围从初期试点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的香港子公司,扩大至境内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香港子公司或注册地及主要经营地在香港地区的金融机构。
“RQFII从中资机构扩展到其他金融机构,已经在计划之内。”中信银行国际首席经济师廖群认为,相关细则有望今年年中或下半年出台。
“香港本土券商则已急不可待。政策出台的速度越快越好,本地券商希望在A股估值较低的时候进入。”尚乘集团董事兼行政总裁曾庆璘透露。目前,香港的公司大都在积极推进第一和第二代RQFII产品的销售。
恒生银行执行董事兼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主管冯孝忠也形容试点扩充“只欠东风”。他表示至今尚未收到来自外管局或其他部门的通知,对实施细则迟迟未能出台表示无奈。
也有机构表示会相对审慎。美盛环球资产管理中国及香港业务主管曾劭科坦言:
“RQFII额度不是问题,投资者接受程度是不是高是要考虑的一个问题。RQFII确实是美盛关注的题材,但竞争者越多,投资机会也可能随之降低。”
曾劭科表示,现在美盛手上的QFII额度已经全部用完,今年有机会再追加申请额度,但具体金额尚未确定。
曾庆璘则表示,在投资方向上,开始都还是会按部就班。“如果成功申请到RQFII额度,即便放宽了资产配置的限制,刚开始还是会以A股和债券为主,只是在配置比例上可以自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