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最大的手工艺品市场,每到逢年过节,刘静兰的剪纸铺都是人气最旺的地方之一。在这里,一张张剪纸作品成为热卖商品,民间艺术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今年58岁的刘静兰,七八岁就开始学剪纸。五十多年来“剪”耕不辍,如今她已头顶众多“光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等等。 “这些荣誉是对我个人技艺的肯定,而市民对作品的喜爱,代表了对民间剪纸的认可,这是最让我开心的。”刘静兰说。 刘静兰的剪纸铺2004年开张,面积不大,深蓝麻布柜台后的墙面,挂满了装裱好的剪纸,有象征“连年有余”的鲤鱼戏莲,也有寓意“新婚燕尔”的鸳鸯戏水,还有一系列以生肖为主题的“生肖花”…… “这些题材简化的剪纸是最受欢迎的,因为它们更容易被理解,又有很多传统剪纸的元素和味道。”刘静兰说,剪纸在过去用得最多的时候是过大年。 她记得,小时候每到腊月,村里就开始剪纸了。那时农村的窗户带有窗格,有7眼的、14眼的,还有36眼的,每眼窗格都要贴剪纸。 刘静兰说,当时的剪纸是按老辈传下来的熏样做的,有的是对农村生活的写照,如《猫儿卧窗台》《女娃抱鸡》等。有的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如《羊顶灯》反映人们将羊和灯作为吉祥象征的心理;《鹰踏兔》则代表了男欢女爱,是阴阳相合的符号。 “那些老样子虽然很有特点,但只有懂剪纸的人才喜欢。大家现在买剪纸都是做装饰品,所以还是喜欢主题简单的剪纸。”刘静兰说。 现在,刘静兰的作品已经基本脱离了原始剪纸的使用目的,走入了市场。她的作品不仅进入千家万户,更成为一些国内外邮票、邮品使用的图案。刘静兰说,民间艺术离不开民间,走向市场、适应市场才能让民间剪纸重新获得活力。 但刘静兰也表示自己不会放弃对传统剪纸的热爱和坚守。她说,每年参加剪纸大赛或艺术博览会,她几乎都是凭借传统剪纸作品夺得大奖,她的224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作品也是如此。 “如果说,没有了市场,民间剪纸会失去活力;那么如果没有了传统,民间剪纸失去的将会是全部魅力和生命力。”刘静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