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疑违规放贷,至今却“金口难开”。其实如此处事态度,建行早已有之。
日前,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房山支行被疑为“五证不全”房地产项目违规做贷一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于消费者的质疑,建设银行方面至今仍不作任何回应。
“开发商五证不全,商业银行不予做按揭贷款。”这是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规定,然而,在如今狂热的房地产市场中却常被“化解”成一纸空文;通过重重“运作”,对于“五证”不全项目,某些银行为了单纯追求利润仍为其做贷。
建行仍“金口难开”
3月22日,本报就“建设银行北京房山支行被疑与开发商合伙诈骗”一事向建行北京分行发送了采访函,但直至截稿时仍无任何回复。
4月10日本报刊发了题为《建设银行房山支行被疑合伙诈骗》的报道,并向建行北京分行再次提出采访要求,不过,截止本次发稿前建行仍“金口难开”。
对此,有读者指出建设银行对媒体的采访闭口不言与其一贯傲慢的态度不无关系。
建设银行不回复媒体采访的行为早已有之。在辽宁某媒体2011年8月的一篇报道《“捆绑门”接续采访核实遭拒建行无回应》显示,该媒体记者截稿前也没有接到任何来自建设银行相关方面的采访回应。去年5月份,国内某媒体报道的《建行违规销售客户亏损逾30%总部拒绝回应》一文也提到,当记者就相关事件采访建行时,建行总部的相关工作人员拒绝回应;相关支行的工作人员则表示此事需要和上级沟通后才能回复;经手此项业务的工作人员也拒绝接受采访,仅表示这是其职务行为,不便多说。
对于“建行北京房山支行被疑违规做贷”的情况,记者日前向北京银监局发送了采访函。北京银监局回复称,已将采访函交由相关科室处理。
违规放贷系常见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强劲,信贷需求旺盛,个别银行盲目追求最大利润,造成审贷不严和违规放贷的情况屡屡出现。对此,有法律专家称,银行在为开发商做贷前调查不实,放贷程序不规范,放松贷款条件等暴露了内部管理的多处薄弱环节。
“只要那些与银行的"关系贷款"渠道不被彻底堵截,违规贷款就不会有制度性规范的一天。”据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介绍。房地产金融链条的核心环节是银行,开发商的违规申请原则上不能通过银行的审查,但实际操作中却事与愿违。
据此前数据显示,仅截至2006年6月末,国内银行涉及假按揭的贷款金额就达数十亿元。其中,某国有银行被查出共发放个人住房涉嫌假按揭的贷款金额达13.09亿元,坏账率6.05%。
有报道称,银行此举一方面是看好当时的房地产市场前景,另一方面则源于自身对贷款业务的扩张需要。
对此,有专家表示,之所以银行违规放贷情况屡屡发生,一是因为在市场景气的时候,这些银行为了吸引更多的贷款,尽管明知一些做法违规,但在操作上却采取默许的态度;二是银行信贷人员迫于业务压力违规操作。这些都暴露出银行内部治理机制欠缺、信贷审核不规范的问题。
专家质疑监管不力
违规放贷并不只是给银行带来风险,其对现有规定的不执行会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隐患。同时,也有专家质疑监管机构在这方面的监管不力,建议监管层应该“重拳出击”。据了解,早在2003年6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就发出通知,明确规定:为减轻借款人不必要的利息负担,商业银行只能对购买主体结构已封顶住房的个人发放个人住房贷款。
据媒体报道,该通知发布3年后,北京市监管部门再次重申了“凡是一手住房项目均必须主体结构封顶后方可发放按揭贷款”的规定。
2007年,北京监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协调相关部门加大对银行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的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严防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此外,还特别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严禁向“四证”不齐全和自有资金不足35%的项目发放任何形式的贷款,严禁以流动资金科目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严禁向主体结构未封顶和乡产权项目发放个人住房贷款,严禁违反首付款比例规定发放个人住房贷款。
而据媒体之前的报道称,某政协委员在2007年全国两会上指出,北京监管部门下发的规定并没有被很好的贯彻,许多银行在楼盘未封顶时就发放了按揭贷款。
“审查制度不完善,获利冲动渐强,在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信贷运行状态堪忧。”一位从事多年银行工作的业内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