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到北京的宋庄美术馆看展览,从离它最近的地铁站下车换乘公交车需要乘23站,才能抵达这个远在东六环外的目的地。
自3月起,宋庄美术馆在微博上启动了一项特殊的作品征集活动:你的世界——第二届当代艺术微博大展。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微博发布作品,不论你身处何地,都可以从宋庄美术馆的微博上看到参展作品。这就意味着,那23站的距离变得触手可及。
作为宋庄美术馆馆长,方蕾正是根据宋庄的劣势,才想出这样一个方式去打开“疆界”:“相较于中国美术馆、今日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来说,我们对城市的辐射力度不够。”因此,方蕾选择了“微博展”,希望用它改变传统意义上的美术馆的展览概念,希望“艺术可以深入到广泛的人群中,尽可能地实现‘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想”。
由此,公众可以随时打开微博欣赏参展作品,而这些作品可能比你在某一展览中看到的丰富许多。有根据十二星座故事创作的艺术微喷作品《摩羯》,有长着翅膀、做出起飞姿势的雕塑《我想飞》,也有只用霓虹灯光做出四个大字“别来无恙”的作品《我爱每一个人》。
点开这些参与者的主页,大多并非是经过微博官方认证的“艺术家”,但他们却能与艺术家在同一平台上展示作品。
2012年,微博大展已经举办过一回。展览选在传说中的世界末日——2012年12月21日,“我们用艺术的方式与这个世界一起存在,如果幸运的话,各位都将进化。”在展览开始前,方蕾曾这样说。
那是一个有192位艺术家参与其中的展览。在活动的大合影中,美术馆的楼梯被占满,有的艺术家只露出半个脑袋,想要从中找到方蕾和宋庄美术馆首任馆长栗宪庭都有点儿费劲。
艺术家薛征曾参加过第一届展览,今年,他又在微博上“投递”了自己的作品。薛征坦言:“刚开始创作时,我特别希望自己的作品有机会展览。此前,我常通过艺术圈里朋友的关系去参展,也曾自己找画廊去谈。”时间久了,他的心态发生转变:“艺术家最重要的使命是完成作品,至于能不能展示、在哪儿展示并不是特别重要。”薛征在不经意间看到了微博大展的信息,就参加了。“作为艺术家来说,创作时间比较宝贵,我没有太多时间和耐心去寻找征集作品的信息。”
薛征所说的参展困境,并不少见。方蕾认为微博这种新的展览方式或许可以改变这一情况。
“有人认为展览是圈子化游戏。有两层意思,一是艺术家和策展人有小圈子,每次展览都是同一群人,并非对整个艺术界开放,其他艺术家想进入很困难。其二,整个艺术圈在面向大众时,也局限在小圈子,跟大众的接触并不多。”方蕾认为,微博展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时的美术馆不是静态的、陈旧的样貌,它参与到公众的日常信息接受系统里。公众是阅读者,甚至是批评者。艺术家在这样的展览里,接受观众的检阅,又能即时与之交流。”
但微博能否打破圈子游戏,艺术家们也存疑。藏族画家嘎德认为:“小圈子的形成不是艺术家们主观形成的,这涉及一系列问题,比如艺术教育体系中对当代艺术普及教育的缺失,受众的艺术素养及相关知识的储备不足等。微博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与大众的距离。但关注微博展的大部分人还是专业人士,所以目前看微博展还不能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
尽管不能完全改变,但这样的尝试被认为是一种进步,尤其是将微博与当代艺术结合在一起。嘎德因为参加微博展才注册了一个微博账号,现在他已成了微博控。在他眼中,微博本身就是当代艺术,所以当代艺术通过微博来表达是最准确的。“在传统传媒中,艺术家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在微博世界中,艺术家创作和表达的平等和学术的民主,会增加年轻艺术家和边缘地区艺术家参与和被认知的可能性。
既然这是个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展览,不免有人担心,其标准是否会降低?
方蕾认为,无论形式如何,标准不会改变。她记得去年有位参展艺术家年仅11岁,刚看到他的作品时,方蕾并没有想到他年龄那么小,因为“他的技术相对比较老练的,甚至比一些其他所谓艺术院校毕业的艺术家好”。因此,微博大展或许会公平地发现更多新的艺术家,甚至是普通人。
“当整个世界变得开放,社交平台都打开,很多艺术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普通人也能参与其中,比如摄影。但是,越容易,其实越难。”在方蕾看来,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里,门槛低,如何脱颖而出,就是对艺术家提出的挑战。
这可能对艺术家的判定提出了更高标准。正如栗宪庭所说:“‘人人都是艺术家’它的实质就是把艺术的权利放回在日常生活中,真正成为人的心灵拯救的途径。但是,另一方面,艺术体制所有的层面、所有的环节,又都是在选择成功的艺术家,这和‘人人都是艺术家’是一个悖论,这个悖论,对艺术家是个考验,你是看重名利,还是灵魂的自我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