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及苹果被视为美股中蓝筹的典范,其高达数百美元的股价也常被投资者津津乐道。在年轻的A股市场中,蓝筹股虽然未必都是高价股,但两者的落脚点均在业绩上,这点倒与国际通行法则一致。
高价股更替 反映经济结构变化
从20余年的A股历史来看,高价股群体换了一拨又一拨,而高价股更替的规律则与当时的经济结构环境密切相关。
1993年底,飞乐音响及爱使股份股价双双冲上40元高位,让这两只当时仅千万股本规模的上海本地股声名鹊起。记者统计发现,在当时A股股价排名前20位的高价股中,上海本地股超过半数,陆家嘴、联农股份、外高桥等榜上有名。上海,当时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前沿阵地,拥有天时地利人和,高价股层出不穷并不稀奇。
不过,随着A股市场日趋成熟,曾经的题材炒作开始向业绩这条价值主线回归。2003年底,航天信息以34元的股价位列两市榜首,但其对应的市盈率只有14倍。贵州茅台、三一重工、盐田港、中集集团当时的股价亦超过20元,而市盈率均不足20倍。显然,这与当时固定投资加速及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大环境十分契合。
如今,高价股已成为大消费业及新兴产业的天下。10年前的高价股代表只剩下贵州茅台屹立不倒。这个白酒业龙头近年来长期占据两市第一高价股的殊荣,也与其多年来保持稳定高盈利密切相关,13倍的市盈率亦是目前两市前20只高价股中最低的。片仔癀、长春高新、云南白药等医药股排名居前,安洁科技、欧菲光等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相关个股则成为新兴产业的代表。
小盘高价股盛行 机构抱团护航
有趣的是,如今要位列两市高价股前20名阵营,起步价已突破55元,较10年前和20年前的20元“平民价”暴涨2.75倍。其中,安洁科技、华录百纳、朗玛信息等8股总市值不足百亿,泰格医药、联创节能等5股总股本更是不足6000万股。
不过,小块头有大智慧,这些小盘高价股盈利能力并不差。朗玛信息、安洁科技等新科技概念股基本都有1元多的每股收益,在爆发式增长的预期推动下,享有较高的估值溢价,这从机构扎堆进驻上也可以看出端倪。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目前两市股价最高的前20位个股全部有机构持股。贵州茅台、双汇发展等市值规模较大的高价股,机构持股比例在10%-30%区间,而安洁科技、欧菲光等新崛起的小盘高价股代表,机构持股比例则会达到半数,甚至更多。
以去年初至今股价暴涨4倍多的触摸屏龙头欧菲光为例,去年一季度还只有9只基金持有该股1/4流通盘,到去年底已有77只基金入主该股,合计持有流通盘比例已高达54.14%。欧菲光流通盘仅有8269万股,被机构鲸吞了4478万股,股价想不飞都难。
蓝筹重质不重价 盈利能力非同一般
这些市值不足百亿的高价股,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称为蓝筹。而上轮牛市中,批量登陆A股的采掘业及金融业巨头,则充分发挥了蓝筹体量巨大的特点。中国神华、中国石油、中国平安等权重股股价虽已一落千丈,但它们对A股市值扩容及盈利贡献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0年前,A股仅有3000多亿元的市场容量,这还不如目前中国银行一家的市值。10年前,A股市值攀升至4万亿元,这与中国石油曾经的7万亿元市值相比仍大为逊色。如今,A股市值已增至逾23万亿元,其中1/3市值由24只千亿规模的权重股贡献,它们当中,有两市最贵的贵州茅台,也有股价才4元的工商银行。
近年来,两市前10大权重股对A股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贡献度已超过6成,这远非10年或20年前的高价股及权重股可比。盈利能力最强的银行股虽然没有在高价股阵营大展拳脚,但在盈利层面却是一览众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