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加入资金归集攻防战
争抢财富管理主办行
2013-04-08   作者:庞华玮  来源:金融投资报
分享到:
【字号

    越来越多的银行正加入跨行资金归集业务行列,试图分得杯羹。
  五大行与股份制银行的资金归集“攻防战”由此展开,但在受访的银行业内人士看来,存款不是它们的目标,它们的目标是成为财富管理主办行。跨行而来的资金归集跟定投基金差不多,主要是能让银行获得持续而稳定的中间收入。

  归集与被归集

  据了解,广发银行近期在沈阳、杭州等部分地区连推了多款“人民币理财计划资金归集专属版”系列理财产品,将资金归集与理财产品对接起来。
  据悉,该系列产品有91天期和191天期两种,预期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4.5%、4.6%,高于市面多数同期限理财产品。与之相比,根据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最近一周(3月23日~29日)的3个月至6个月(含)期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38%。
  公开资料显示,第一个吃螃蟹的是民生银行,2010年6月民生银行创新推出跨行资金归集以后,2012年7月又首家推出手机银行跨行账户管理和跨行资金归集功能。截至2012年11月底,民生银行跨行资金归集总客户规模超20万户,年新增客户16万户;年累计资金归集突破1500亿元。
  榜样在前,至今,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都已接入“超级网银”接口。
    不过,资金归集就好比一把“双刃剑”,开通此功能,可以归集他行的资金,也可能让自己行的资金被他行归集。

  争夺财富管理的主办行

  “银行争夺资金归集,不是为了争存款,它们争夺的目标是成为财富管理的主办银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零售部人士指出。
  记者了解到,资金归集一般的操作流程是:收款方在系统中设定被归集账户(如几家银行的账户)、周期(如每周、每月等)和方式(如保底归集、全额归集、智能归集等),与被归集账户签署协议后,就可到其他银行账户中“抓钱”。“如果是银行真要拉存款,不靠资金归集功能,只要调高利息,拉存款就会立竿见影。”上述零售银行部人士说,“从客户角度来说,把资金归集到一家银行,不是为了把钱存入那家银行,而是为了购买理财产品。”
  目前,在严格的存贷比红线的限制下,存款资源紧张的股份制银行更倾向走资本节约的道路,它们对于理财等不需耗费资金的中间业务越来越青睐。
  如果客户把资金归集到某银行购买理财产品,“那就跟定投基金差不多,银行能获得持续的、稳定的中间收入。”上述零售部人士指出。
  因此,上述零售部人士认为,只有那些做好了理财计划的、理性的资金归集客户,才是银行真正要争取的目标客户。

  银行间的较量

  据业内人士透露,资金归集基本上都是资金从五大行流向股份制银行,很少有从股份制银行流向五大行。
  在这种背景下,五大行不得不打“防御战”,为“反归集”积极设置门槛:工行规定单笔、单日账户资金被归集额度不能超过5000元,一个月限额为5万元;农行规定账户资金被归集时,单笔资金和每日累计均不得超过5万元;中行的资金归集业务只对部分银行开放,如果作为收款方时,每笔也不能超过5万元;交行单笔归集额度最高500元,单日累计不超过5000元。建行规定单笔最高5万元,累计无上限。
  “目前大行的这种限制能降低存款流出。”东方证券银行分析师金麟指出,“在解决便捷性问题之后,银行的吸引力就变成了价格水平的竞争。”而股份制银行通过网上的资金归集,突破了网点少的森严壁垒,它们愿意为这一通道付出一些成本。为吸引资金过来,它们主打“进攻战”,武器是优惠、高收益。
  “在资金归集上,银行的竞争目前主要是在价格上。现阶段五大行吃亏点,国内情况特殊,客户对它们的低风险没给予溢价。”金麟指出,实际上,国内客户认为,所有的银行理财产品都是没有风险的。而股份制银行为了吸引客户进行资金归集,进行了让利,理财产品收益提高,风险是高于五大行的,五大行操作相对谨慎,原本应当获得风险溢价。然而,目前风险并未成为客户考虑的因素。
  不过,金麟认为,资金归集最终仍可能是维持零售银行强者恒强的局面,对零售业务较好的五大行和招行有利。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福州房地产商资金链断裂欠债7亿余元引纠纷 2013-04-08
· 全球逃税大曝光:涉及170个国家 资金超20万亿 2013-04-07
· 王老吉六折促销 广药王老吉公司被疑资金链断裂 2013-04-04
· 广药六折甩卖红罐王老吉 广药被疑资金链断裂 2013-04-03
· 突破城镇化建设的资金“瓶颈” 2013-04-0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