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yst》近期报道全球艺术品的总销售额在2012年达到640亿美元,而中国艺术及古董艺术市场在2012年的份额为130亿美元,这一规模几乎相当于法国十年拍卖收入的总和,一些国际艺术观察人士由此认为中国正在形成稳固的收藏群体,并有可能改变世界艺术市场格局。
3月15日开幕的马斯特里赫特欧洲艺术博览会,云集了世界一流画廊和画商,他们几乎都把渴求的目光放在了“中国藏家”身上,希望“中国强大的购买力”能够扭转逐年下滑的欧洲古董市场。
“古董商们甚至备好了印有自己中文名字的特制名片,以期与未知的中国面孔建立联系。”外媒受这一热情驱使,他们也在博览会现场寻找“中国身影”,结果却让他们失望。
“你知道,Clare
就是在表演,如果真相信她的结论,那真是见了鬼了。”来自美国、参与了4届艺博会的美国艺术市场专栏作家保罗说道,他同时为《纽约客》等多个媒体撰写艺术市场的专栏。
Clare
McAndrew博士撰写的《TEFAF2012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认为,2012年中国艺术品交易量成为世界第一,超过美国。今年3月中旬,TEFAF和另一家艺术品市场跟踪机构artprice都相继推出新的全球艺术品市场跟踪报告。这两份报告都堪称目前市场中的权威报告。
不过,自称是来自权威数据的报告,他们均来自雅昌网提供的第三方数据,中国艺术品交易多来自拍卖市场,里面掺和了不少“假拍”和“未付款”等虚假成分,保罗认为那些认定“中国强大的购买力”只能是市场幻象。
即便如此,在欧洲艺博会上对于“中国购买力”的想象无处不在:除了中文名片,在艺博会上很多画廊和古董商把有关中国的元素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一些想挖掘“中国藏家”的专栏作家穿梭于展厅间,最终他们也未等来“中国身影”。
一位美国老牌收藏家在TEFAF论坛上直言不讳地说:“中国收藏家对于传统的古董市场影响力几乎等于零,而这些都是美国收藏家在购买。”这一说法也得到TEFAF官方确认,其古董最大的购买人群仍然来自美国。
这就如同几年前媒体狂炒的“圆明园兽首”事件,一位中国藏家发誓要高价买回“失去的文明”,结果高价成交却拒不付款,让世界大跌眼镜,此后在伦敦古玩市场上,中国买家的拒付款行为再次让欧洲画商失望,这次他们等来的“中国藏家”莫非又是一个幻影?
不过据说,中国藏家代表团还是在艺博会上买了东西:珠宝和手表。中国人迷恋实物交易,他们或许会认为这些炫耀式的消费可以在不久的将来抵御通胀带来的财富缩水,对欧洲艺术他们却没有像卡塔尔王室那样表现出真正的热心,卡塔尔王室才是当之无愧的收藏“豪门”。
继2.5亿美元购得塞尚的《玩牌者》之后,最近卡塔尔王室又用5000万英镑购得了毕加索早期名画《抱鸽子的孩子》。
《抱鸽子的孩子》属于毕加索“蓝色时期”。1924年,这幅重要画作辗转到达英国,并由RA
Workman夫人获得;1928年,Workman夫人将该画卖给了艺术品藏家Samuel Courtauld;1947年,藏家Samuel将它遗赠给了Lady
Aberconway。
2012年,毕加索的名画《抱鸽子的孩子》在佳士得拍卖行以私人洽购的方式出售。为了把该名画留在英国,英国文化部部长Ed
Vaizey颁布了出口禁令,英国艺委会根据优先购买原则,结果选择了提香的名画《戴安娜与卡利斯托》而放弃了《抱鸽子的孩子》,显然提香名画更有价值。
目前,卡塔尔已成为全球现当代艺术品门类的最大买家,其购买实力鲜有人能够匹敌。中国近日也颁布了“吴冠中等名家作品禁止出境”禁令,不知是出于对卡塔尔王室等大买家的担忧还是中国画根本就没有国际买家问津的尴尬所作的姿态,但愿是前者。
(作者系专栏作家、艺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