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个人信息银行员工偷着卖
2013-03-21   作者:李德银 马小青  来源:青岛全搜索
分享到:
【字号

    央视“3·15”晚会披露了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员工向他人出售客户个人信息,导致银行客户资金被盗,造成损失3000多万元的案例。这一消息引起了不少岛城市民的担忧,自己的个人信息会否被银行泄漏。记者调查发现,岛城部分银行也存在倒卖客户信息的行为,多是员工私下个人行为。这种倒卖行为十分隐蔽,需要熟人关系才行,陌生人根本无法获取。

  反映

  银行贷款信息遭外泄

  春节前,家住崂山的王先生向某银行贷款50万元,节后贷款到手。但从那开始,王先生就经常接到一些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的电话,问他“有资金需求吗?”王先生很纳闷,这些公司怎么知道自己需要钱呢?尽管再三追问,这些小贷款公司死活不告诉他如何了解到信息。王先生猜测,信息很可能是贷款的银行泄漏的,“我最近几年只到这家银行贷款过,别的渠道不可能泄漏。”银行出售客户资料的行为,让很多客户也无奈。王先生说,自己曾就此事问过银行,被对方一口否认,想维权又没有证据。
  无独有偶,从事外贸生意的孙经理在多家银行开有户头,经常会接到一些保险公司的电话,让他奇怪的是,这些保险推销人员能准确说出他的名字等信息,并有针对性地向他推销保险。“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到十几个电话,有好几家保险公司。”孙经理对此很无奈,经再三追问,一名推销人员告知,信息是银行提供的。

  暗访

  想买信息必须是熟人

  记者表示想向银行购买一些客户资料,小张当即表示不可能,“他们只和关系好的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合作,很多银行员工都知道这样做冒风险,不敢卖给陌生人。”小张的这种说法得到了印证。
  记者昨日来到多家银行营业厅,表示是信贷公司的,可否购买一些银行客户资料,无一例外遭到了拒绝。“你是刚来的么?哪有你这样买的啊?”在台东一家银行,大厅一名工作人员“好心”提醒记者,“这种事情见不得光,你这样大张旗鼓进来,谁敢卖给你啊!”该工作人员暗示记者找找熟人,当记者询问如何走关系及客户信息价码时,该员工突然警惕起来,一再表示自己不清楚,刚才只是说着玩的。

  调查

  客户信息3元钱一份

  经记者多方联系,曾经在银保合作第三方呼叫中心工作过的小张向记者揭开了这个行业的内幕。小张透露,保险公司会给每个员工下达任务,每天要给上百个客户打电话,推销各种有针对性的理财产品。除了保险公司自己客户的资料,很多客户资料都是银行提供的。
  “我们手里不少客户都是大客户,存款数额很多在10万元以上,征信情况也很好。”他告诉记者,一份客户资料大约3元钱。“买来的客户信息,我们还可以偷着再次转卖。”他说,部分员工平时工作时就注意收集这些客户信息,然后再将这些信息私下出售,“买家多是各种各样的咨询公司和销售公司。”这些客户资料会根据资金实力等条件按档出售,存款100万元以上的客户资料可卖到30元一份,不少人一次就卖出去数百份,尤其是一些离职员工私自售卖情况更为严重。

  举措

  各银行严查倒卖行为

  岛城一家保险公司客户经理告诉记者,很多保险公司和银行之间存在合作,银行与保险等金融机构之间存在个人信息和信用记录交换的渠道。保险公司从银行获取“优质客户”信息,再电话推销保险产品。银行只需给保险公司提供一份优质客户信息名单,保险公司就在电话后台推销不同的保险产品,再根据实际销售结果给银行“分成”。
  记者采访获悉,我市多数银行都对客户资料与信用记录外泄的问题采取了防范措施,并出台了一些内部处罚规定。“一旦出现问题,对银行的声誉影响太大了!”岛城一家股份制银行负责人告诉记者,出现违规行为,板子最终会打到银行及其负责人头上。这位负责人也坦承,目前银行防范个人信息外泄难度确实不小,“银行内部相当多部门都可以直接获取客户个人信用记录,其中包括办理贷前调查的客户经理、贷款审查审批人员、贷后检查人员等。”
  该负责人说,这也造成一旦发生问题,很难确定银行内部具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也无法认定具体责任。

  [相关链接]

  银行“泄密”最高罚50万元

  近日,国务院颁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今年3月15日起正式施行。根据《条例》,非法获取信息、采集禁止采集的个人信息、未经同意采集个人信息、违法提供或者出售信息、因过失泄露信息、逾期不删除个人不良信息、未按规定对异议信息进行核查和处理的,征信机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将面临最高50万元罚款,直接责任人面临最高10万元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银行、保险等征信机构,除依法公开的个人信息外,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第三方向征信机构查询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信息主体本人的书面同意并约定用途。
  同时,《条例》还首次明确规定,征信机构禁止采集的个人信息包括:个人收入、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纳税数额、宗教信仰、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等。

  [相关新闻]

  出售个人信息200多人入狱

  近日,公安部再次部署指挥北京、上海、江苏、广东、重庆等23个省区市公安机关开展第三次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集中行动。截至目前,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026名,破获出售、非法提供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件651起,打掉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信息实施犯罪的团伙263个,查获被盗取的各类公民个人信息近10亿条,破获绑架、敲诈勒索、暴力追债、电信诈骗、非法调查等犯罪案件上万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北京快递管理办法拟定:快递单个人信息定期销毁 2013-02-21
· 银行出卖个人信息一年可赚上百万 2013-02-20
· 保护个人信息要有章可循 2013-01-22
· 个人信息保护国标2月1日正式实施 将催生百亿元市场 2013-01-22
· 个人信息交易黑色利益链揭秘 2012-12-2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