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3年,新基金发行脚步继续提速,然而北京商报记者在对去年以来成立的新基金首募规模进行统计后发现,华安、鹏华和博时等大型基金公司实际募资能力并不理想,有“以数冲量”之嫌。 北京商报记者根据天天基金网公布的信息进行选取,去年下半年以来成立产品在三只以上的基金公司共27家。在将这27家公司新基金募集数额进行统计后发现,华安、鹏华、博时三家资产规模排名前15(截至去年末)的大公司,新基金平均募集规模位列倒数第二至第四名,仅略高于资产规模排名第68位的安信基金。 统计数据显示,华安、鹏华、博时去年下半年以来发行成立基金数量分别为6只、7只和5只,平均首募规模仅有14.97亿元、15.16亿元和16.69亿元,在前15大基金公司中排名垫底。值得注意的是,三家公司均仅发行了一只权益类高风险产品,因此,“股基拖后腿”的理由并不存在。 “产品募集规模首先是投资者购买意愿的体现,”上海某基金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当然,也存在帮忙资金多少的问题,但产品发行不佳并不能归咎于此。”记者观察发现,相比许多大公司产品募集的良莠不齐,长盛和信诚两家中型基金公司产品募集表现是最为稳定的,期间成立的最大规模基金首募分别为33.35亿元和30.93亿元,而其平均首募规模达23.68亿元和26.6亿元。 受短期理财基金大卖影响,新基金平均首募规模前三名被银行系基金公司包揽,建信、工银瑞信和民生加银平均首募规模分别达112.8亿元、98.41亿元和54.83亿元。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惟一一家突围前五的非银行系基金公司为万家基金,其期间发行的4只基金平均首募规模达43.24亿元,位列第四。此外,华夏、嘉实分别凭借35.89亿元和32.86亿元排在第六和第七位。 “大公司新产品卖得不好,是相对有一定产品发行能力的基金公司而言的”,某基金分析师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基金行业分化加剧,部分小基金公司产品发行更是堪忧。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东方、方正富邦、华商、金元惠理、泰信、东吴等基金公司,去年下半年以来发行的产品首募规模均只有个位数。
|